第 801 期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邵煜晟
第 801 期
01 读什么:百里挑一的书单
“江老师,有适合视障儿童的绘本推荐吗?”
“江老师,我家小孩是孤独症,请问哪些绘本适合呀?”
……
江小英作为专注于残疾孩子阅读研究的学者,多年来,找她要书单的家长和老师不计其数,每一位,江小英都耐心推荐。
智力障碍、孤独症、视障、听障……这些残疾孩子由于其独特性,在阅读理解上面临着巨大挑战。尽管他们可能识字,但理解由几个词汇组成的短语,或完整句子的含义,显得异常困难。有研究证明,阅读对0-18岁残疾孩子的身心上都有积极影响,但目前在我国,并没有专为残疾孩子群体研制的阅读书目。
2020年4月,一个普通的午后,江小英看着一则消息久久出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面向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推荐300种图书。
江小英不禁疑惑地向自己发问:“残疾孩子没有属于他们的阅读指导书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能做什么?”同时,她也将这个疑问抛向了业内的学者和专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专家纷纷向江小英提议:“小英,不如你来领衔研制一份针对残疾孩子的阅读书目如何?”
“如果我们想要为特殊孩子开展语言康复训练、情绪管理、性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绘本作为阅读材料?”江小英发现,不少找她咨询的老师和家长,常常会以此为开头。因此,书目的研制,要先解决残疾孩子“读什么”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明确和专业的阅读指导。
2021年,江小英联合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研究生和一线特校教师共计一百二十人组成针对残疾儿童阅读的专业课题组,开始了“找”书之路。
借鉴国内外“分级阅读”的理念以及早期儿童阅读书目的研制经验,花费两年半时间,团队从20多万本童书中选出适合聋校、盲校、培智学校学生阅读的图书各300本(套),超过2000册,覆盖学前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群体。
今年5月,这份书目,正式与公众见面。
对江小英而言,这是一件“起承转合”大事。
02 怎么读:两封信件的共同心愿
由于从小热爱阅读,高考填志愿时,江小英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编辑专业。阴差阳错,被特殊教育专业录取。
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阅读和特殊教育的邂逅,一次又一次在江小英身上发生。
2007年底,成为母亲后,江小英坚持给孩子进行绘本亲子阅读,收获了很多美好的亲子时光。2011年的秋季,作为大学教师的江小英带着学生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实习,一个下午,她看到一群三四年级的听障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徘徊,眼神中满是对书本的渴望。
由于听障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对较慢,其语文水平也有限。迟迟找不到合适自己书目的聋生,只能一次次在书架间穿梭,小手在书背上轻轻滑过,却又不敢翻开。
那一刻,江小英心中涌起一个想法。普通孩子喜欢阅读绘本,这群语言发展水平较低,但视觉优势突出的孩子应该也会喜欢阅读图文结合的的绘本。
从那一刻起,江小英开始了大量调查和研究,了解残疾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她想,如果能为这些孩子量身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绘本,或许,能打开他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
就此,将绘本与融合教育相结合,也成为了江小英博士生期间的研究计划。
2014年,江小英在北京海淀区一所融合学校(指:残疾孩子和普通孩子共同参与普通学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听课的时候发现,授课教师教学设计中强调运用了“绘本教学”。“但遗憾的是,并不完善,那位教师认为简单将几个图片串成一个故事,便算是绘本教学。”
江小英暗自思量:“绘本教学这条路,够得走。”
发现理念和方式不对,江小英争取到机会在该校进行了一学期的实验。她利用课后的延时服务时间,用绘本进行教学。同时,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到班级进行亲子阅读。她与那位授课教师也因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而后,在其博士生导师邓猛教授的全力支持下,她又接着在另外两所学校开展更为科学的教育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绘本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孩子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
博士毕业前夕,江小英再次回到曾经的实验学校。在那里,她意外收到两名孩子的来信。他们在信中不约而同地写道:“我们最喜欢您讲的故事,您讲的故事最好听,您什么时候再给我们讲故事?”
两个不同的孩子,却写出了相似的信件。江小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03 读下去:三千汇款强心剂
江小英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便是:“我们这代人,赶上了特殊教育发展的好时代。”
201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我国专为残疾学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尤其是《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四次强调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这个消息,对于江小英而言,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了国家标准,让她敢于甩开膀子干事。2017年毕业回到西南大学工作后,江小英创办了“特教爱绘本”微信公众号;2019年,西南大学绘本阅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在中心成立之际,江小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江老师,你有一笔来自北京的3000元汇款单,快来签字。”江小英接过一看,瞬间红了眼眶,原来寄件人正是我国高等特教专业的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的朴永馨教授。
特殊教育是新兴学科,这块沃土未经开发,一锄头能挖到宝,却也艰辛万分。作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特殊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了第一套特殊教育专业教材的朴永馨,深知这条道路的不易。
在江小英看来,这3000元,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资金支持,更为她在残疾儿童阅读领域继续走下去注入一剂强心剂。
经过江小英多年的努力,中心已为全国超过万余名教师开展上百场专业培训,超十万残疾孩子家庭因此而受益。
不仅如此,中心发起的“阅享计划”还得到腾讯公益、爱德基金会、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的支持。依托该计划,根据5月即将发布的书目,面向残疾儿童家庭发放阅读包,不仅推荐适合的儿童读物,同时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科学、专业的亲子阅读指导。
用绘本,能搭起两个世界互通的桥梁,让残疾孩子能够获得平等的阅读权利。
残疾儿童阅读书目的发布以及后续“阅享计划”的实施,就是解决好残疾儿童阅读的两个核心问题,“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这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老师和家长,无疑是点亮了一盏阅读的明灯。
在江小英看来,这条路,即便“够得走”,但也值得走。
华龙网记者 秦思思/文 谢鹏飞 受访者/图 视频 何丹/美编 林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