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株珙桐树的19年情缘-华龙网

一个人和一株珙桐树的19年情缘

2024-05-21 06:27:36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听新闻

一个人和一株珙桐树的19年情缘
5月13日,巫溪红池坝,珙桐树下,斯发林拾起花瓣,举过头顶,在阳光下,细细看着…… 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珍稀”名片>>>

珙桐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为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又名“水梨子”“鸽子树”“鸽子花树”,野生种只生长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庆以及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北部。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初夏,巫溪红池坝草木葱茏。

海拔近2000米的满天星陡坡上,密林深处,一株珙桐花开绚烂,犹如无数雪白的鸽子在林中飞舞,翩若精灵。

花瓣随风飘落,在树下的斯发林身侧落成了雪。

阳光漏过枝叶,洒在斯发林脸上。年届七旬的老人如孩童般笑着、嚷着:“19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鸽子花开得这么好……”

一人,一树,一群“鸽子”,在红池坝灿烂的阳光下定格成一帧美图。

夏风轻拂花草香,讲述着老人与珙桐19年的不解情缘。

密林深处,意外发现珙桐

2005年,斯发林还在红池坝林场护林员岗位上,与30余名同事共同守护着28万亩苍茫丛林。

也是在草木繁茂的5月,清早出门巡山的斯发林忽然发现满天星坡上出现了一片“亮林”。

“‘亮林’就是坡上的林子中间出现了一片空地,这种情况往往是盗伐造成的。”担忧不已的斯发林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去。

穿过一片生长着榛子树和海棠树的密林后,他进入了一片几乎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

经年累月的落叶在地面上形成了厚厚的腐殖层,在雨水侵蚀下异常湿滑,还好坡上有牛群踩出的“兔儿折”(山里“之”字形的羊肠小道)。斯发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亮林”所在区域,却未发现盗伐的痕迹。原来,这里有一丛刺桐自然枯死了,从远处看林子就空了一片。

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后,斯发林这才发现,林地里落满了白色的花瓣,像是在地上铺了一层雪,空中不时还有花瓣飘落,“这是鸽子花?我在阴条岭见过,可没听说红池坝也有鸽子树啊。”

在斯发林面前,是一株直径超过60厘米、树高近30米的巨大珙桐树,当时花期已近尾声。

惊喜交加的斯发林不由得在原地手舞足蹈:“这说明红池坝是有珙桐的,只是以前我们没有发现。红池坝又多了一个物种!”

斯发林发现,这株巨大的珙桐树上紧紧缠绕着两三条手臂粗细的藤蔓,在树干上勒出深深的印痕,还延伸到了树冠层。

“藤条这么长下去,过不了几年珙桐就会被勒死。”斯发林立即将藤蔓从根部斩断,又冒险爬上树梢,将藤蔓清理干净。

19年守护,屡次身陷险境

下山后,斯发林立即向林场负责人汇报了自己的发现。

很快,巫溪县林业局对斯发林发现的这株珙桐进行了挂牌保护,护林员会不定期巡山管护。

斯发林却始终放心不下这株珙桐,一有空就往满天星陡坡上跑,“看看有没有虫害、清理周边新长出的藤条……红池坝就发现了这么一株鸽子树,可得保护好!”

时常出入满天星陡坡,让斯发林经常陷入危险境地。

林子里多蛇,剧毒的“烙铁头”,斯发林遇到多次,“毒蛇我不太担心,随身带的蛇药管用。”

有一次,一条碗口粗的蟒蛇在珙桐树下盘成一圈,身上的花纹与斑驳的林地相似,斯发林差点一脚就踩了上去。幸好,蟒蛇只是懒洋洋地看了一眼斯发林后,就缓缓溜进了林子里。

每年9月,红池坝多暴雨。

2009年初秋的一天,清理完落在珙桐枝干间的枯枝后,斯发林发现头顶乌云翻滚,山风呼啸,一场暴风雨已蓄势待发。

才走出几步,豆大的雨点便铺天盖地落下,不一会儿就在“兔儿折”上形成了溪流,然后汇聚成山洪。

凭借多年巡山护林的经验和时常上下满天星陡坡的记忆,斯发林在倾盆大雨中抓着树、草、藤条,一步一步往下挪,被山洪冲走好几次,每次都幸亏有树木挡住。

死里逃生的经历并未减少斯发林探视珙桐的次数。可就在2015年,退休后第一次满天星陡坡之行,却让他真切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也是在5月,我想去看看鸽子树开花没有。”途中,斯发林忽然听到林中传来一阵咆哮,几乎同时,一头黑熊朝他扑来,身后还紧跟着一只小熊,“看到熊崽子,我就跟自己说‘完了、完了’。”

红池坝的护林员都知道,带崽的母熊护子心切,会主动攻击任何靠近的人或动物。

斯发林撒腿就跑,母熊在身后紧追不舍,丛生的树木和陡峭的山坡迟滞了母熊的行动,斯发林这才死里逃生,“追了我一里多路,我几乎是从坡上滚下来的,有几次熊掌都快砸到我身上了。”

开发景点?不行!

从2005年发现这株珙桐至今,斯发林已默默守护了它19年。

可略显遗憾的是,斯发林之前从未见过珙桐的盛花期,“鸽子树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开花。花期很短,一般只有7天。”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斯发林都会前往满天星陡坡,却总与盛花期失之交臂,“要么还没开,要么开败了,有些年份可能都没开。”

今年5月13日,患有严重慢阻肺和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斯发林决定再上一次满天星。

在榛子树和海棠树交织的密林里,光影如19年前一般斑驳,斯发林却已非当年般健步如飞,只能缓步前行。因前一日红池坝降雨,“兔儿折”泥泞不堪,他走一小段就会大口喘气,缓上好一阵才能继续前行。

年轻时仅需半个小时的路程,这一次,他走了近两个小时,“只要还能走,我就一定要上来,怕第二年就没机会了……”

“兔儿折”沿途,满是奇花异草:七叶一枝花(重楼)、五味子、野生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盛放着各式各样美丽花朵的兰草……走一路,斯发林介绍了一路,却不曾采摘一株一朵,“和鸽子树一样,这些花花草草都是这林子里的宝贝。看它们年复一年地长着、开着花,多好。”

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满天星陡坡。珙桐树下,斯发林伸手搭在额头遮挡阳光,仰视着满树的“鸽子”,笑得如那天的阳光般灿烂。

他摸出手机,连续往山下打了几个电话,内容都一样:“开了、开了,19年了,这是开得最好的一次,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走近树前,斯发林伸直双臂拥抱着树干,仿佛拥抱着一位老朋友,久久不愿放手。山风吹过,一片花瓣随风飘落斯发林脚边。

拾起花瓣、坐在树下,斯发林将花瓣举过头顶、举在阳光下,细细看着……

在树下,斯发林讲起了一个故事。

当年,发现珙桐后不久,当时的红池坝景区管委会曾计划将满天星陡坡开发成旅游景点。

“他们来林场征求意见,我就不同意。”喘了一口气后,斯发林继续回忆起往事,“我就说‘鸽子树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这株鸽子树在林子里安安静静长了那么多年,为哪样我们要去打扰它’。”

最终,满天星陡坡开发景点的想法,没有付诸实施。

去年,退休后依然喜欢转山的斯发林,在距满天星陡坡半个多小时路程的另一片山坡,又发现了两株紧挨着生长的珙桐,“两株直径都有30厘米左右,我还想着去看看它们开花的样子……”

新闻延伸>>>

珙桐在19世纪被发现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珙桐的发现,要追溯到19世纪中晚期。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也有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其中,有一位名叫皮埃尔·阿芒·大卫的法国人,中文名字为谭卫道(也作谭微道),他在中国的身份是天主教传教士,还有一个更知名的身份——博物学家、动植物研究学者。

大卫断断续续地在中国待了不到十年。1869年,他在四川穆坪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花开时洁白硕大,犹如满树飞舞的鸽子,便称它为“中国鸽子树”。

两年后,这种美丽的树木被正式以大卫的名字命名(珙桐的学名是Davidia involucrata,属名Davidia是大卫的姓),珙桐也由此闻名于世,欧洲很多园林公司派人前往中国采掘标本和树种。

1899年,英国探索家E·H·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以英国南方肯森顿皇家科学院学者和英国皇家植物园园艺工作者的身份,前往中国寻觅园林观赏植物。他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种大卫发现的“中国鸽子树”。

为此,威尔逊两次来华考察和采集植物标本,历时5年。后来,他又受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派遣,再度两次来华,足迹遍及四川、湖北、云南、甘肃、陕西等地。而珙桐,也由威尔逊引入欧洲,后来引入北美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责任编辑: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