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创美课堂文化建设新样态?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教学开放周提供破题之策-华龙网

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创美课堂文化建设新样态?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教学开放周提供破题之策

2024-05-21 20:34:5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邓昔非)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崛起,数字赋能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

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将如何顺应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上新台阶?

5月20日,伴随着徐中少年们优美的舞姿、激情的表演,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首届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展示活动暨徐悲鸿中学第十二届教学开放周和鸿恩实验校第八届教学开放周拉开帷幕。

1M3A9896
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鸿恩校区党总支书记张坤主持活动。罗东摄
1M3A9871
1M3A9863
1M3A9857
暖场节目。罗东 摄

建构教学变革新场域

打造一所关注个性生长的智慧校园

创新,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行为。徐悲鸿中学作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项目基地学校,学校承担了“五要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任务。

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近年来,围绕这三个问题,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以创新、尚美为育人新理念,以数字化赋能课堂“五个要素”为抓手,把更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培育关键能力作为改革实验的主线,以提升课堂育人质量为改革实验目标,在课堂创新中促进师生进步、让师生在进步中崇尚美好,进而打造进步课堂2.0版本——创美课堂新样态,探索融合育人新范式,建构教学变革新场域,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M3A9908
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徐中校区党委书记黄先进致辞。罗东摄

当天,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徐中校区党委书记黄先进围绕教学改革、课堂育人新理念、课堂目标、育人观、创美课堂新范式、创美课堂六大探索任务六个方面讲述了学校智慧化办学、智慧教学、智能评价、智慧教研方面的具体做法。

1M3A9947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邱凛讲话。罗东摄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邱凛在开幕式上围绕“教育开放”“集团化办学”“教学改革试验区”等关键词作出分享。过去一年,江北区以“数据驱动因材施教”为核心,立足已有环境基础,优化升级区域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生态智慧全息校园场域。全区上下积极推进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生态智慧实践基地矩阵;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健全多样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推动区域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赋能创美课堂新样态

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新时代青少年

1M3A9953
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徐中校区校长陈容主持专题讲座和示范观摩课。罗东摄

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利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围绕这些问题,西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航以《深度学习融合数字智能: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题,系统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与人才培养路径路径。现场,陈明选教授展示了多个精选案例,为在场教育同行带来行之有效的数字化教育改革经验。

1M3A9958
西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航作专题分享。罗东摄

“立大美之德、树尚美之人、育创新之才”是徐中人一直以来秉承的教育理想。而理想的实现关键在课堂,根本在课堂育人质量。

开幕式当天,徐中教师贺小玲、杨佳鑫分别带来了《平行四边形复习课》《走进敦煌》展示课,两位教师凭借高质量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生态,为在场教育同行提供助推未来课堂教与学范式成功转型提供宝贵经验。不仅如此,课后,两位教师围绕教材、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问题作出交流分享。

1M3A9967
课堂展示。罗东 摄

此次教学开放周的成果举行,不仅是集团一项传统盛事,更是加强家校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绝佳机会,它不仅展示了集团丰硕的教育成果和独特的教育理念,更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向社会各界展示办学特色与优势的舞台。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徐悲鸿中学教育集团在“数字化转型”和“双减”的背景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尚美育人、创新育才”为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美课堂文化建设,不断优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深度学习与数字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新时代青少年。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