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学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罗丞: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华龙网

【向往的学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罗丞:着眼学生终身发展 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2024-05-22 09:30:1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核心导读】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委《重庆教育》政务新媒体、华龙网集团教育频道联合开展“向往的学校:重庆市中小学书记校长谈新时代教育变革”大型融媒特别报道活动。

我们走进全市城乡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提出的重点民生实事和工作目标,聚焦党建领航、培根铸魂、优质均衡、名师培育、强基赋能、城乡一体化、教育数字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治理现代化等关键词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文图、视频等融媒体形式,聆听中小学书记校长们的办学思考,见证我市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成果,展现重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变革力量,讲好重庆教育故事,传递重庆教育好声音,反映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的良好精神风貌。

732c081e4e3310f83aa51ffcc9e2965

【关键词】绿境文化

华龙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十四五”到2035,您认为贵校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

罗丞: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教学各项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机遇。区域教育生态的重塑,师生对教育改革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育人方式的转变等也提出了种种挑战。

为此,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一是找准发展定位,打造“两高一特”名校。即建设高质量、高品质、有特色名校,力争在各个层面追求人才培养高质量,打造办学水平高品质,凸显校园活动有特色。二是凝聚全校师生智慧合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围绕绿境文化,落实绿色环境、绿色情境、绿色心境、绿色胜景四大系统工程,打造十八中“十八景”,形成“课程+文化+特色”的系列绿境文化特色课程。

学校将围绕“新时代,新样态”教育发展主题,坚持一个根本任务,实施二大重点工程,推进学校发展五大变革,落实八项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突显“全面+个性”“素质+升学”“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个根本任务是指,“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十八中特质的砺新学子——全面发展,个性凸显,学科拔尖,世界眼光。

二大重点工程是指,师生素质拓展;办学品质提升。5大变革:指“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中考综合改革,实施评价改革,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后勤服务改革”。

八项教育创新工作是指,“创新现代办学机制,创新教育服务理念,创新师资提升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五育融合以德为径,创新特色活动序列,创新衔接教育方式,创新学校文化品质”。聚焦重点,真正建设好理念超前、教学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设施现代的“六个品牌校园”(绿蕴书香校园、健康和谐校园、绿色生态校园、智慧智能校园、人文科技校园、质量品质校园)。

重庆十八中学下一步发展远景目标是:创建重庆领先、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底蕴深厚、学科基础扎实、人才培养多元、高品质有特色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

 
d0cf3569c85b4bc1e62b390b034bdfe

关键词:党建领航

华龙网: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请问在党建领航上有哪些举措?

罗丞: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全力打造学校“砺新党建”名片,借助名片锻造机遇,全面提升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作风保障,充分发挥我校党员“六型服务”先锋模范作用,以办学目标凝聚共识,以民主管理汇聚力量。推动党建统领系统性变革,努力创建“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动砺新精神高水平熔铸,发挥优秀党员教师榜样示范效应;推动治理效能整体性跃升,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全校师生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全面推进“1+5”思政教育路径,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党团课程、仪式课程、实践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五位一体”育人矩阵。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确保思政教育引领在课堂、融合在日常、践行在经常,进而推动育人工程高质量发展,培养新时代砺新学子。

 

d30d4a2c87844f1631836549c4d1c85

关键词:五育并举

华龙网: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这三个方面教育的实施中,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罗丞:自2019年起,重庆十八中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通过开展多元化主题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等方式,让校园文明新风处处彰显。

在美育方面,学校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创新美育教育。一是学科课程熏陶美。依托美育空间和课堂主阵地,以“学科课程美育、美育专业课程、美育选修课程、美育社团课程”为载体,成立“大美育”教研组,统筹艺术课程、艺术活动,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标准,实现课程美育功能。二是校园文化濡染美。开发了校园文化濡染课程,包含校史文化、墙面文化、班级文化、连廊文化、创客文化等内容。三是美育空间体验美。打造了育人新场域——甜甜虎美育体验空间,去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约有1700平米。分为劳动美、心灵美、鉴赏美、艺术美、运动美、欣赏美六大空间。四是美育活动展现美。把“以美育人”理念渗透到各项活动,探索美育系列化、特色化。开办“美育大讲堂”,包括校园文化、纂刻文化、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古籍善本等类别。

近年来,美育教育成效显著。一是学校通过美育课程建设,激发校园活力。举办汉服展演、诗词朗诵、茶艺比赛、研学活动、书画大赛、科创大赛等活动浸润美学智慧,全面提升美育素能。我校被评为重庆市书香校园、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市文明单位,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二是学生通过美育活动阵地,个性全面发展。目前有21个学生美育社团,5个社团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社团。新开发绿韵茶艺社、陶艺工坊、海纳之声合唱团等8个美育社团,让师生体验美、创造美。

在体育方面,擦亮体育名片,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开展以校园足球和游泳为主要特色的健体行动,逐步完善精英体育课程与大众体育课程,探索“以体育课程为主,体育社团为辅”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持续做好晨跑、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等健体活动,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抓好学校运动队常规训练,强化校园足球特色,挖掘拔尖的体艺苗子,提升体艺学生文化成绩。上学期体育获奖总计184项。其中团体奖14项,其余单项170项(其中47个第一名、27个第二名),2023年11月由教育部、共青团主办的第一届青运会中学组游泳比赛,我校游泳队员获得男子中学组200米蝶泳第三名,为重庆代表团游泳项目中学组贡献出唯一一枚奖牌;2023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游泳比赛总决赛,我校获4金1银2铜。2023年12月由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游泳项目最高水平赛事,中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我校获得12金14银8铜。我校初中女篮获重庆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一等奖;我校女子足球队获2023年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精英组初中女子乙组、高中女子甲组、高中女子乙组三项冠军。

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发挥地理生态优势,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贯穿教学设计和教法改革之中,系统化规划劳动教育,设置劳动课程,建设劳动基地,落实劳动清单,检验劳动效果,改进劳动评价,凝练劳动特色,“六年一体化”劳动教育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长期的劳动教育中,学校反复淬炼形成‘劳动内化品质,六年浸润一生’的基本劳动理念,注重勤劳品德熏陶。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实施校本课程,学校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除了上好劳动课程外,学校还定期开展劳动特色教育活动,实践劳动清单,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802573025389cb35efb96ef228d88c9

关键词:教育情怀

华龙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请谈谈您对“教育情怀”的理解?请描述一下您心中向往的学校是什么样?

罗丞:我理解的“教育情怀”,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教育的情感,一个是教育的胸怀。如果一个人对教育的情感足够深刻诚挚,对教育的胸怀足够高远开阔,它便是一位拥有教育情怀的教育人。

我坚守教育岗位30余年,对教育的情感不可谓不深。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时刻思考三个问题:教育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都思考通透了,教育的胸怀不可谓不宽广。

我心中向往的学校是“以人为本、学术至上、绿色生态、民主开放的学校;是大气清亮、高怀致远、树本砺新、创造不息”的学校;是让每个生命出彩,为成就每一位学生未来服务的学校。

近年来,重庆十八中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塑造“绿境文化”品牌,营造绿色环境、绿色情境、绿色心境、绿色胜境,被誉为“森林氧吧、林泉书院”,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美育教育,与铁山坪4A级森林公园相与为一、融合共生。

书记档案:

罗丞,正高级教师,重庆市高中政治骨干教师,重庆市中小学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委会会员,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委会会员,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重庆最美校长。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