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精准化治疗再上“心”台阶,市十三院精准医疗助力 中老年人健康

2024-05-22 15:23:38 来源: 华龙网

近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院(以下简称:市十三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院内第一例IVUS指导下、IABP支持下左主干、前三叉冠脉病变PCI。不仅为冠心病患者提供精准冠脉介入治疗,更标志着该院冠脉精准化治疗再上新台阶。

75岁的熊先生两个月前因胸痛到市内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段闭塞、钝缘支闭塞、后降支、后侧支闭塞”。造影过程中患者突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积极抢救后出院。出院后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促,家属拨打120送至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收治入心血管内科。

患者入科后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塞,积极纠正心功能后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尾部狭窄约60%,前降支开口狭窄约60-70%,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回旋支开口狭窄约60-70%,回旋支全程弥漫性狭窄,以远段为重,狭窄约50-70%,钝缘支次全闭;右冠全程弥漫性狭窄,以远段为重,狭窄约90%,后侧支闭塞,后降支狭窄约90%。患者冠脉多支严重病变,反复发作心绞痛、心衰,如不及时治疗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预后极差。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决定先开通患者“罪犯血管”,开通闭塞前降支后植入支架两枚,1周后行左主干、前三叉PCI。

因患者冠脉病变重,且为左主干、前三叉病变,介入团队决定予IVUS全程指导下行左主干、前三叉PCI。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差,PCI术前置入IABP加强心脏支持。经过3个小时手术,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回旋支-左主干支架1枚、前降支-左主干支架1枚。术后IVUS检查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无组织脱垂,支架落脚点无血肿及夹层。术中术后患者生命征平稳,心功能稳定。

图片1

血管内超声(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诞生于20世纪末,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通过声波扫描和反射,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IVUS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被誉为PCI医生的“第三只眼睛”。PCI过程中使用IVUS的情形包括三部分:一是用于评估冠脉病变,包括造影显示不清、左主干狭窄、复杂分叉病变以及ACS的疑似罪犯病变;二是用于PCI术中的指导和优化,IVUS可帮助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支架落脚点,评估支架膨胀效果;三是确认支架治疗失败机理,包括支架内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血栓。IVUS和FFR、OCT等冠脉精准医疗技术,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短期及长期临床结局。此次IVUS指导下、IABP支持下左主干、前三叉冠脉病变PCI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十三院心血管内科在精准医疗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下来,心血管内科将继续努力践行“内科外科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业务,注重中老年心血管病群体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为中老年人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院方供稿)

责任编辑:吴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