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丨“僵尸车”添堵!重庆将明确处罚细则,重点整治8类情形-华龙网

市场调查丨“僵尸车”添堵!重庆将明确处罚细则,重点整治8类情形

2024-05-24 13:45:27 来源: 上游新闻 听新闻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车辆因为各种原因被长期弃置,成为了“僵尸车”。它们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停车资源,还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近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在回复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邵莉提出的《关于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治理“僵尸车”的建议》中表示,正着力推进《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制订工作,重点围绕“通知后超过规定时间未自行处置”等8类常见情形,细化制定废弃汽车处置执法指引。

上游新闻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区域仍然存在疑是“僵尸车”乱停乱放的现象。

市场调查丨“僵尸车”添堵!重庆将明确处罚细则,重点整治8类情形

调查:“僵尸车”成城市形象难看“补丁”

23日,上游新闻记者根据线索来到巴南李家沱合建村、渝纱村,在居民楼小区附近发现了几处停放疑似“僵尸车”的地点。“你看这些车的灰都好厚一层了哟!”附近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里都是老旧小区,原来并没有规划停车位,很多车都随意乱停乱放。即使后来在路边划了少数停车线,但并没有收费,所以有一些废旧车也直接在这里“扎营”。

“开车回家想停个车,结果很多停车位都被‘僵尸车’占了,很恼火!”刘先生无奈地说。记者在附近看到,有的车车身或车衣都布满了灰尘,一看就是很久没动了。有的车则车身早已锈迹斑驳,破烂不堪,上面堆满垃圾,轮胎没气,无车牌,车主也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在中梁山华庆路一带,记者同样根据线索看到路边停放了许多车辆,其中有的车虽然停在划线区域,但车身已积了厚厚灰尘和落叶,有的则车身已破损,看起来都是被“遗弃”很久了。

随后记者来到九龙坡、渝北、南岸等部分区域调查,虽有乱停放的现象,但暂时没发现疑似“僵尸车”身影。家住南岸美堤雅城的市民邓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对轨道沿线周边加大了整治力度,“僵尸车”几乎没见到了,现在出行感觉宽敞多了,散步也觉得心情很好。

市场调查丨“僵尸车”添堵!重庆将明确处罚细则,重点整治8类情形

五大原因导致车辆闲置成“僵尸”

所谓“僵尸车”,是指长期占用公共停车资源、无人使用且无人维护的机动车辆。这些车辆不仅占用有限的停车空间,影响城市交通,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市民生活造成不便。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僵尸车”都有一些共同外在特征,通常外观残旧破损、车身(车衣)积灰很厚、号牌缺失或模糊,长期停放等等。

为何会出现“僵尸车”?据交巡警部门有关人士介绍,造成“僵尸车”的原因主要包括车辆闲置,车主不常使用或弃用,人、车长期分离,违章欠缴和车辆脱审、脱保,车辆被盗或遗弃等五大类。

例如,一些性能落后但尚未进入报废阶段的车辆进入了停用、等待报废的“灰色地带”。这些车辆被车主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从而逐渐形成了“僵尸车”。有的车主买了新车后旧车无处可去,或者车辆存在故障且维修成本过高,车主觉得维修不划算而选择放弃。还有的由于人的自然迁移、生老病死或发生意外等原因,导致车辆长期无人管理和停放不动。部分车辆由于存在违章欠缴、脱审或脱保等问题,车主觉得处理起来麻烦或者费用过高,干脆选择放弃不处理,成为“僵尸车”。

联合行动 已清理整治“僵尸车”9000多辆

重庆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道路内机动车长期违法占道问题,由重庆市公安局牵头、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僵尸车”联合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联合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建立完善“僵尸车”联合排查“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建立“一车一档”,依法分类处置。对于能确定车主的废弃汽车,积极联系车辆所有人,电话或者书面告知,限期自行清理、挪移。对于信息不明确或者未按期清理挪移的车辆进行分类处置,根据相关规定依法进行查处,由公安交巡警部门将车辆拖移至指定地点集中停放,拖移车辆的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拍照、录像的方式固定违法事实和证据,并做好登记。

截至2024年3月,通过三次联合整治,重庆全市共计清理处置“僵尸车”9214辆。

同时,重庆持续优化、提升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报废机动车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在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设有公安专网,可直接一站式办理注销登记。截至2023年底,全市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达40家,其中,具备新能源汽车拆解资质企业26家。2023年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数量达25.2万辆,同比增长12%,全市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效率逐年提升。

市场调查丨“僵尸车”添堵!重庆将明确处罚细则,重点整治8类情形

三大举措破除“僵尸车”治理难点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城市“僵尸车”治理存在停车时长无规定、机动车外观市容市貌无规定、管理主体权限分配不明确等问题,这也是重庆市持续开展“僵尸车”治理重点关注的环节。下一步,将会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吸纳代表建议,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从健全法律法规、提升数字化水平和大力提升废弃汽车回收利用水平等三方面持续推动“僵尸车”治理工作。

首先,重点推进《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制订工作,在条例中明确“僵尸车”的定义,积极探索设定路内停车位停放期限,规范机动车外观市容市貌,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和工作指导。持续完善“僵尸车”处罚细则,重点围绕8类常见情形,细化制定废弃汽车处置执法指引。其中,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强制拖移报废;对未达到强制报废标准、但连续三个周期未检验的,依法公告、强制报废;对能够联系到车主的,通过电话、短信通知车主自行处置;对通知后超过规定时间未自行处置的(主干次道不超过30分钟,次支路不超过1小时,停车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不超过7天),强制拖移;对联系不到车主的,先行拖移并公告限期处置;对公告后超过1年无人认领的,按照《民法典》规定,强制拍卖;对属拼装、报废的,依法扣留收缴、强制报废;对涉案的,依法扣留并移交办案单位处置。

其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深化“僵尸车”治理工作。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开发运用好重庆市废弃汽车管理APP,实现市内查询全国范围内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信息,并及时通知车辆所有人。针对“僵尸车”等违法乱停现象开展常态化执法行动,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停车秩序,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拖移、分类处置废弃汽车,依法严查严处拼装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维护好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积极探索将违规停车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还将牵头会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力争到2027年,全市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超过100%。积极组织推动汽车报废更新消费活动,对报废更换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或节能型燃油乘用车给予定额补贴等具体举措,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废弃汽车回收利用产业。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视频编辑 王善昆

责任编辑: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