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过后,天气渐渐变热,降水也会逐渐增多,各种昆虫进入活跃期。夏夜悄然而至,带上您的孩子,走进夜晚的山林,一起去探访这些大自然中的“小精灵”吧。缙云山护林员及当地村民龙杰(左一)为您当一次导游。
缙云山的“缙云”意为“红色的云”。夕阳西下,红霞笼罩下的缙云山苍翠、连绵、博大,显示出宏观世界的雄伟壮阔,随着夜色降临,一个属于昆虫的神奇绚丽的微观世界,也即将在这片山林里“粉墨登场”。
对游客们来说,龙杰(右)就是缙云山这个“动物世界”里的“赵忠祥”。他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对各种昆虫的名称、习性可谓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尤其是结合这些昆虫在当地的“土名字”,更显生动形象,主打一个“接地气”。
一只甲虫蹿出,有小朋友刚要伸手去捉,连忙被龙杰制止。他说,它叫屁步甲,俗称放屁虫,遇到危险时会放屁,屁的温度可达100℃,足以灼伤人的皮肤,在野外看见不要去惹它。
树上出现了一个“多脚怪”,看样子挺吓人,这回小朋友们可不敢去触碰它了。龙杰说,它叫蚰蜒,又叫千足虫,和蜈蚣是近亲,它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但它是益虫,喜欢捕食臭虫、白蚁、蟑螂等。
这种虫叫尺蠖,龙杰说,当地百姓称之为寸寸虫,因行动时一曲一伸,像尺子丈量东西一样而得名。尺蠖常把树叶吃一点缺口,让植物散发出味道吸引其它昆虫来吃树叶,而尺蠖则挺直身体静止,像一根树枝一样迷惑对手,等昆虫到达它的捕猎范围,它就会开展捕食行动。
树枝上忽然出现一堆唾沫,龙杰开玩笑问:“这是谁吐的呀?”原来,这是沫蝉幼虫。沫蝉妈妈在生小宝宝的时候,会在植物的茎叶上留下很多类似人的唾沫的东西,把幼虫包裹住。人们看到唾沫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很恶心,离得远远的。这样一来,沫蝉宝宝就安全了。等沫蝉长大后,跳跃能力极强,跳的高度可以达到它身长的200多倍。
你猜猜,这张图上面有几只虫啊?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一只虫趴在绿叶和枯枝上面吗?其实,绿叶下面的那截枯枝也是一种昆虫——竹节虫,形状细长似竹节。利用形态上的伪装和身上的保护色来躲避天敌。
竹节虫行动迟缓,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取食植物的叶子充饥。由于它看上去非常像小树枝,通常只有在爬动时才会被发现。当它受到侵犯飞起时,突然闪动的彩光会迷惑敌人。这被称为“闪色法”,是许多昆虫逃跑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这是一则谜语,很多人都猜到了谜底——蜘蛛。缙云山的丛林里,蜘蛛种类繁多。这种叫大腹圆蛛,因肚子大而得名,结的网也是大而漂亮,看来深得诸葛亮“八阵图”的精髓。
昆虫世界里的弱肉强食时时在上演。尤其是蜘蛛,在“天罗地网”的加成下,很多体型和它差不多的猎物也是在劫难逃。看,这只螽斯就成了蜘蛛的“盘中餐”。
这种蜘蛛身上的花纹像不像京剧中的脸谱?它叫金蛛,是一种较大型的蜘蛛,织的网常常有稀有密,可以反射紫外光,能够吸引猎物进入蜘蛛网中,并防止被其他动物破坏。
这种蜘蛛叫络新妇蛛,因体态婀娜,又被称为蜘蛛女郎、金丝蛛。它喜欢结网在空旷的树木上,袭击路过的动物。它的丝非常坚韧,拉力很大,可以织出又大又牢固的网,有的网直径可以达到几米,韧度足以捕捉小型鸟类。
这种昆虫叫硕螽,是体型较大的螽斯,俗称爪母儿。龙杰说,硕螽看起来似乎没有翅膀,肥溜溜的,但其实它们是有翅膀的。众人仔细一瞅,果然,它的背部是有一对很小的翅膀,还不及体长的1/3。硕螽靠小小的翅膀摩擦背部发出鸣叫。它的脚上倒刺很坚硬,龙杰提醒说,野外遇见不要惹它,会扎到手。
一只蜗牛映入眼帘,背着长长的壳。众人觉得很奇怪,以往看到的蜗牛都是背着一个“小房子”,这个怎么背了个“长廊”啊?龙杰说,这种叫大青卵旋螺,俗称烟管蜗牛,因长得像农村老人抽的旱烟袋而得名。
又一条形态奇特的虫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龙杰说,它叫笄蛭涡虫,因头部类似炒菜的锅铲,俗称锅铲头。它还有个绰号叫蚯蚓杀手,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砖石块下、土壤中,以土壤中的小动物和有机物为食,碰到蚯蚓后缠杀,再分泌消化液。它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有实验把一条涡虫分成两百多段,居然长出了两百多个新个体出来。
一只屁股后面长了两支小夹子的虫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龙杰说,它叫蠼螋,别称夹板子、剪刀虫。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屁股后面的一对尾铗是防御的有力武器,受惊吓时,常反举腹部,张开双铗,以示威吓状,野外遇到不要轻易招惹。
缙云山夏夜的昆虫世界,美轮美奂,异彩纷呈。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如这些昆虫一样,生活得顽强、坚韧、多姿多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虫虫在夜晚的林间,我们就在大自然……”近日,重庆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村歌《缙云山上缙云村》正式发布,这首歌由缙云村村民集体创作,龙杰(左二)也是创作团队中的一员。
茶余饭后,村民们哼唱起《缙云山上缙云村》。夕阳映照,在优美的旋律中,这座小山村洋溢着属于自己的小情调、小浪漫。在这古老的缙云山上,村民们怀着对生活和家园的热爱,唱响了缙云山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