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博物馆:邓家踩堂戏与观众见面
2024-06-02 06:00:00 来源: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听新闻
近日,夏日傍晚,当巫山县的人们一周忙碌后,散步在神女大道,两旁正华灯初上,巫山县博物馆的邓家踩堂戏演员们开始了粉墨登场。
在老巫山,踩堂戏班通常就在堂屋、院落里,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形成一个临时的舞台,故称为“踩堂”。又因桌面不宽而形成的独特脚步便于舞台的调动,所以有“三步戏”之称。
据巫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严程程介绍,此场踩堂戏名为《送寒衣》,戏剧讲述了穷书生徐公子和富小姐一见钟情,约定三生,遇到世俗和第三方阻力,富小姐坚贞不屈,穷学生拼命努力,终冲破重重阻力,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姐的扮演者身着玫红色戏袍、精致的头饰、婉转的唱腔与丑角传虎的黑色布衣、破旧的红色包袱、特定的人物步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旦、净、丑不同角色的不同舞台步调都是踩堂戏的文化内涵。
台下,观众们认真观看,赞叹不已,由于儿童节临近,有的观众还带上家中的孩子,并拿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
据了解,踩堂戏,又称巴山踩堂戏,土家踩堂戏,堂戏、花鼓戏,是一种地方戏,流行于三峡库区的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三溪乡,尤其在大巴山腹地一带。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间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大多由世代耕耘、土生土长的三峡人自编自创,极富泥土气息和山野风情特色。
夜色更浓,巫山县博物馆前,鲜艳的服饰,精致的妆容,独特的步调在夏天夜色里熠熠生辉,亦如非遗踩堂戏在巫山文化中的健康发展状况。
记者手记
土家族戏曲中有揭幕,也有谢幕,而戏台上的繁华,永不会落幕。追溯历史,踩堂戏在巫山是独特的存在,它是地理环境和传统的民间艺术的结合,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回归现实,踩堂文化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但它不高冷,其平易近人就如儿时的老爷爷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
在新时代强县富民道路上,在巫山基层,这一批坚守的戏曲文化匠人,不为名利,不怕辛苦,永不退缩,不断奔波,坚守着他们心中的三峡文化。非遗文化的学习,互联网、书本知识,乃至博物馆实地学习都可以成为新时代青年文化的信息来源。峡江山水中,一代代巫山儿女心怀桑梓,必将把邓家踩堂戏等一系列非遗优秀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记者 周子杰 通讯员 马正伦
责任编辑:张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