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撞”上非遗 会迸发出何种力量?
2024-06-03 07:34:54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出半个小时,一幅生动的金鱼图就跃然纸上。这样活力满满的剪纸作品,出自大渡口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90后”刘佳雯之手。
在渝北区龙兴古镇,一位长相清秀漂亮的年轻女子端坐于街角,身着红色唐装,手握银板铜勺,一舀一画。很快,晶莹剔透的糖画便诞生了。她就是“85”后的糖画非遗传承人李梅。
在荣昌区安富街道,一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远近闻名,这栋小院就是“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的“西山雨”陶艺工作室,揉泥、制坯、打磨、刻花、上釉……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夫妻俩正在这里让古老的荣昌陶焕发生机。
……
走进重庆的城市乡村,到处都可以寻觅到这样年轻的身影,他们埋首于自己的工作室、行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用自己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接过了中国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接力棒。古老的非遗,正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迸发出焕然一新的力量。
文明的传承,路在何方?这群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近重庆非遗年轻一代传承人,聆听他们的传承故事。
“85”后女孩接过家族传承接力棒
“我从小就喜欢空气里弥漫的这股甜蜜”
家族传承,自古以来一直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家族内,非遗技艺代际传承,从祖辈、父辈再到儿孙辈,最终形成通常意义上的“世家”。
“85”后李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不到10岁就开始接触糖画,到如今成为龙兴李氏糖人糖画第六代传承人,李梅已经顺利接过了祖辈们交来的接力棒。
精通一门技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接过家族的传承,是被迫为之,还是欣然允之?
龙兴古镇上,指着面前锅里噗噗冒泡的糖浆,李梅笑着给出了答案:“我从小就喜欢空气里弥漫的这股甜蜜。”
李梅说,在她记忆中,爷爷做的糖画给村里的小朋友带来很多欢乐。
“也许是小时候吃苦太多,他特别喜欢看到别人脸上的笑容。”李梅既喜欢吃糖,更对糖画情有独钟。她并没有像很多同龄人那样外出打工,而是留在了龙兴古镇,一心打理起了家中的糖画事业,17岁起就开始正式制作李氏糖人糖画。
传承之路好走吗?
李梅说,一味地只是继承祖辈们留下的老技法,在当下已经行不通了。
怎么办?
李梅将自己破题的关键,放在了“创新”二字之上。
传统糖画大多是平面图案,李梅就创新性地做起了立体糖画,立体玫瑰就是她的拿手之作:选一小块红色麦芽糖搓好后,扯一块拉成长条叶子形状,整体变成透明红色花瓣,把花瓣一瓣一瓣围着棍子捏好,又用绿色的糖拉扯出叶片,成为一朵娇艳欲滴的立体玫瑰花。
除了立体糖画,李梅还将原本只有金黄色的麦芽糖进行了调色,将胭脂萝卜的红色、菠菜的绿色等蔬菜颜色,通过熬水的方式加入糖里,让糖画变幻出各种缤纷色彩。
自己学了,还会传给孩子们吗?
被问到这个问题,李梅显得格外骄傲,“李氏糖人糖画后继有人。”目前,她的一双儿女也已经开始在母亲的传习下掌握了糖画手艺,并日趋熟练。
非遗进校园让“90”后女孩爱上剪纸
“剪纸要‘活’下去,就需要与时俱进”
作为大渡口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90后”的身份让刘佳雯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显得有些“特别”,而她所传承的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堰兴剪纸。
与李梅不同,刘佳雯的家人,并不会剪纸这门手艺。
离开了家庭的影响,刘佳雯又是从哪里爱上这门非遗的呢?
谈起与剪纸结缘,刘佳雯记忆犹新。“小学的时候我在学校上过一堂剪纸兴趣课,看到每个人的作品最后连起来成为一整幅完整的剪纸作品,就觉得剪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刘佳雯说,那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剪纸图片并进行尝试,同时也在市少年宫开始学习绘画,尝试纸雕制作。
在一次活动中,一件线条流畅、构图完美、意境独到的剪纸作品让刘佳雯迷恋不已,这件作品就是堰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定洲老师的作品《繁荣昌盛》。于是,2014年,刘佳雯正式向周定洲老师拜师学艺,踏上学习剪纸技艺的道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傅教会了刘佳雯剪纸技艺,但是,在刘佳雯看来,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只是“会剪”远远不够。
“传统的人物、动物、花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剪纸要‘活’下去,就需要与时俱进。”刘佳雯说。
一边说着,她一边拿起了自己的作品《山茶花》。为了表现山茶花的娇艳,她采用了套色剪纸的制作方式,在设计时进行创新,大胆采用了阳剪的新颖手法,打破大多数套色剪纸采用阴剪方式方便套色的传统。
除了技艺的创新,刘佳雯还在思考剪纸的内容创新,“如果将古代神话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比如古代的神兽穿越到现代,会是什么样呢?”刘佳雯想通过自己的这些想法,让剪纸艺术变得更有趣,真正让这门手艺走出去。
“90后”夫妻开设陶艺工作室
传统艺术+现代审美,让荣昌陶成年轻人“新宠”
在重庆荣昌区安富街道,一炉传承了2000多年的窑火生生不息。这里出产的陶器,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荣昌陶素有“红如枣、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就在这里,一对夫妻的小院远近闻名,它就是“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的“西山雨”陶艺工作室。
说起夫妻俩与荣昌陶的结缘过程,管永双笑言,得感谢自己的一次采风之行。
上大学时,管永双、李云杉跟随老师到荣昌采风,便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产生了浓厚兴趣,细腻的土质、精妙的工艺,这一切都让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因为这一抔陶土,2014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两人毅然来到荣昌,创立了工作室、建起了窑炉,从此真正开启了与荣昌陶的“双向奔赴”。
“刚到这里,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大多是用荣昌陶做泡菜坛、酒瓶酒罐这一类生活器物,工艺很简单,附加值也不高。”管永双表示,荣昌陶虽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名气却没有真正打出去。“若想让荣昌陶发扬光大,必须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
在创作过程中,夫妻俩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利用传统的技艺烧制不同色彩、不同肌理、不同造型的陶器,并在瓶身、壶口、手柄等地方,加入自己的创意,如莲蓬、小雏菊等,不仅赋予器物自然之美,也让荣昌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2016年,管永双、李云杉将源于汉代的灰釉进行了创新发展,研发出松针、芭蕉叶、银杏叶、板栗壳等20余种植物灰釉,开发了一系列“植物灰釉”作品,给传统的荣昌陶带来了一波植物美学新风尚,获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在造型、装饰、色彩方面进行创新。这些年,管永双、李云杉还潜心致力于柴烧窑变的研究。
“影响柴烧窑变效果的因素很多,比如原料、木材、温度、湿度。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就需要通过一次次不同的尝试。”5年时间里,二人耗费60余吨木材,每次烧窑持续4天以上,96个小时投柴不断……通过反复试窑,他俩收集了大量数据,最终找到了荣昌陶柴烧窑变的“密码”,并系统性地将之总结为柴烧“五类成色烧制技法”。
“尽管现在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烧制出想要的色彩,但成品率并不高。”管永双表示,这条路没有终点,未来他将继续和妻子探索、完善“五类成色烧制技法”,让荣昌陶制作技艺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准确性。
新闻多一点>>>>
传统与当下结合让非遗传承焕发新力量
藏于民间的非遗,传承路径也在民间,那么究竟这条传承之路该如何走?
3位受访的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让传统技艺与当下的审美相结合,为非遗传承注入创新的“助推剂”。
那么,跳出3人的个例,放眼重庆,这条路能走通吗?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给出了答案:能。
怎么走?
谭小兵建议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尊重传统传承主体对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即本体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传承人与当下审美相结合,加以创新,进行推广,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即现代思维。
在谭小兵看来,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应该“本体思维”和“现代思维”结合。前者在传承中可居主导,后者可在发展中居主导。而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这两种思路都有成功的案例。2023年,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华第一龙”铜梁龙舞受邀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龙舞show。在非遗展示区,造型饱满、形象生动的铜梁龙灯彩扎也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的目光。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重庆荣昌夏布织造技艺。传统的夏布是用麻做的,比较粗糙,穿在身上很不舒服。采用现代特殊工艺之后,既保留了夏布的传统特色,又增加了舒适感,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很喜欢。
谭小兵说,此外,为了提高年轻人传承的积极性,可以将木叶吹奏、黑水号子等非遗项目舞台化,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游客游山玩水、尝鲜品茗之后,欣赏一下优美的木叶情歌和雄壮高亢的号子,不也是一次地道的文化之旅吗?”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责任编辑: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