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伊永军
华龙网讯(记者 伊永军)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养,6月3日,2024年重庆市国防教育公开课(以下简称“公开课”)在谢家湾学校举行。
公开课以“全民同心筑国防”为主题,分管乐队表演、大合唱、嘉宾讲述、诗歌朗诵四个环节进行。来自重庆市部分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有关市级部门和区县、单位负责人,以及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负责人共1000余人参加。
公开课上,学生们带来管弦乐曲《欢迎进行曲》、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朗诵《强军有我》表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连连。
166舰队原政委汪应权 、第一代南沙守礁官兵邵建民、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中国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共4位嘉宾来到现场,进行授课。
汪应权向大家介绍166舰建造和服役故事,并分享自己随166舰到香港外海执行“9771”任务以确保香港顺利回归的经历。
汪应权介绍,166舰隶属于南海舰队,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一艘051G2型导弹驱逐舰。曾经是海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军委、海军拳头部队的重要成员。在近30年的服役历程中,166舰50多次受到总部、海军和舰队的多种奖励表彰,既是国之重器,又是和平使者,堪称荣誉之舰。
同时,166舰除执行重大军事、政治任务外,还多次出国访问。而退役后的166舰,则从湛江驶入重庆。去年,166舰还获评国家一级文物。
“我们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安定的大好局面,用我们的辛勤汗水来巩固它,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来发展它,用我们的鲜血甚至是生命来保卫它。”汪应权说。
1988年初,我国计划在南沙建立海洋观测站。海军陆战队某旅多次派出特遣组,为建站施工进行前沿警戒。本次公开课授课嘉宾邵建民就是特遣组的战士之一。
从1988年初到1991年9月,邵建民先后执行华阳礁、南薰礁和渚碧礁的守礁任务,是为数不多住过一、二、三代高脚屋的“南沙卫士”。
“我们第一批守礁官兵,住的是用竹竿、竹席和沥青纸在海礁上临时搭建的高脚屋。这种高脚屋,在汪洋大海中无遮无掩,稍大一点的海风就会把它吹得左摇右晃。”邵建民讲述驻守南沙最南端礁盘——华阳礁的往事。
邵建民回忆说,上礁没几天,就有4名战友的皮肤出现溃烂,但怀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士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没有退缩。“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守礁战士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南沙每个礁上都配备了海水淡化设备、无土栽培设备等。”今昔对比,邵建民感慨万千。
老山战役亲历者何忠明回忆当年的作战经历时说:“在阵地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时刻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下到物资分配阵地领取作战物资和生活物资时,必须穿越经常遭到敌人枪炮袭击的地段。炮弹在我身边爆炸,弹片横飞,子弹嗖嗖从身旁掠过……”
如今,退役后的何忠明仍不忘初心,在防汛抗旱、治安巡逻时总是冲锋在前。“我还在学习社区网格治理知识,努力适应数字化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何忠明说。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申行运介绍起我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并向大家科普航空航天知识。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完善空间站,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为人类更深入地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申行运说。
此外,授课嘉宾还与现场听众展开互动交流,回答他们的提问。
据介绍,为进一步增强国防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公开课内容将于9月14日(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日)20:00在重庆卫视播出,并将在市内各公益广告平台刊播。同时,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重庆市各大中小学校还将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