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携手创新:校企合作引领产教融合新模式
“到了不得不更换的时刻,老化严重、能耗较高,有些已使用20-30年,但是换机成本太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请问这款设备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北京国际制冷展览会上一位前来观摩的业内专家向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师、设备设计和发明人、全国技术能手李元超提出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李元超详细解释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他提到:“这款设备专为多联机空调系统外机更换中保留冷媒管路环节而设计,通过自动化控制设计、废液回收设计和蒸馏分离技术,有效解决所述行业痛点”。这一回答不但解决了技术人员的疑问,还引起了其他展会参与者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驻足,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代表交换联系方式,并表达了建立合作意向的愿望。这是北京国际制冷展览会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研发的第三代多联机冷媒管路清洗设备展览区发生的一幕。
在展会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焦丽君介绍到:“此设备的研发始于2019年,当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准确识别到海尔多联机空调焕新市场中沿用现有配管技术存在的行业痛点,研制出第一代清洗设备,先后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和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师生在赛后积极采纳评委建议,不断升级改造设备。通过连续的技术迭代和实践应用,同年12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向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交付第二代多联机冷媒管路清洗设备18台,实现技术转化20.7万元,在北京、南京、哈尔滨和重庆等多个工程现场使用,实施效果良好,支持企业完成超过4000万元的产能。”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辅助企业产能升级,只不过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尔集团校企双方20余年产教融合、密切合作的冰山一角。
记者了解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的合作始于2002年,双方共建的“海尔家电学院”,之后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享师资、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培养模式试点,是我国校企共建的最早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学院。至今,双方已共同培养了万余名全日制学生,其中有786名毕业生在海尔集团就业,216名学生成为海尔集团的业务骨干(人力资源主管、大区经理、售后总经理、实验室主任等重要岗位),15项生产工艺合理化建议获得企业认可,纳入了海尔集团中央空调生产部门的工艺改善计划,8名学生被评为“最美创客”。 依托“海尔大学服务中心”,2005年由家电管理专业学生李学强发起,成立小强家电维修社,距今已有近20届,共约2000余人, 先后近600次到长江路街道各社区进行“义务维修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维修电器30000余件,节省资金100余万元,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中央空调全球服务学院,一场特殊的实操培训正在进行。实训室里摆放着一台海尔最新的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周围聚集了来自校企双方的多名培训讲师和学员。一位年轻的学员手里拿着笔和记录本,情不自禁地发表了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实机上进行实操演练,真的很激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不仅系统地了解了磁悬浮离心式机组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还能够亲手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对我今后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这是校企双方联合开展专业培训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校企双方联合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全国40多个大中小城市的3万余名技术经理和营销骨干提供了专业培训。共同承接新西兰家电企业员工培养、海尔智慧楼宇海外技术人员线上线下培训、以及肯尼亚、加蓬、泰国、科特迪瓦等沿线国家师资培训和教学标准的国际化输出等。此外,双方还共同参与了包括“海尔中央空调全球物联服务学院”(“全国家电行业家电黄埔(青岛)基地”和“山东省家电行业现代学徒制示范基地”)、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共同开展了多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项目(首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项目)。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二十年校企合作合作历程剪辑,桌面上铺着第三轮十年合作协议,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2023年9月12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庄重签订第三轮十年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进入到生态共荣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