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撞”上非遗 迸发新生力量——三位重庆青年的传承故事-华龙网

青春“撞”上非遗 迸发新生力量——三位重庆青年的传承故事

2024-06-04 06:24:25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听新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青春“撞”上非遗 迸发新生力量——三位重庆青年的传承故事
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兴李氏糖人糖画传承人李梅。
青春“撞”上非遗 迸发新生力量——三位重庆青年的传承故事
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堰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刘佳雯。
青春“撞”上非遗 迸发新生力量——三位重庆青年的传承故事
荣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陶传承人管永双。(受访者供图)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出半个小时,一幅生动的金鱼图就跃然纸上。这样活力满满的剪纸作品,出自大渡口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90后”刘佳雯之手。

在渝北区龙兴古镇,一位长相清秀的年轻女子端坐于街角,她身着红色唐装,手握银板铜勺,一舀一画。很快,晶莹剔透的糖画便诞生了。她就是“85”后的糖画非遗传承人李梅。

在荣昌区安富街道,一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远近闻名,这栋小院就是“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的“西山雨”陶艺工作室。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夫妻俩正在这里让古老的荣昌陶焕发生机。

……

走进重庆的城市和乡村,时常可以寻觅到这样年轻的身影,他们埋首于自己的工作室、行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接过了非遗世代相传的接力棒。古老的非遗,正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迸发出新生的力量。

文明的传承,路在何方?这群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近重庆非遗年轻一代传承人,聆听他们的传承故事。

“85”后传承人接过家族接力棒

“我从小就喜欢空气里弥漫的这股甜蜜”

家族传承,自古以来一直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家族内,非遗技艺代际传承,从祖辈、父辈再到儿孙辈,最终形成通常意义上的“世家”。

“85”后李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不到10岁就开始接触糖画,到如今成为龙兴李氏糖人糖画第六代传承人,李梅已经顺利接过了祖辈们递来的接力棒。

精通一门技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接过家族的传承,是被迫为之,还是欣然允之?

龙兴古镇上,指着面前锅里噗噗冒泡的糖浆,李梅笑着给出了答案:“我从小就喜欢空气里弥漫的这股甜蜜。”

李梅说,在她记忆中,爷爷做的糖画给村里的小朋友带来很多欢乐。“也许是小时候吃苦太多,爷爷特别喜欢看到别人脸上的笑容。”李梅既喜欢吃糖,更对糖画情有独钟。长大后,她并没有像很多同龄人那样外出打工,而是留在了龙兴古镇,一心打理起了家中的糖画事业,17岁起就开始正式制作李氏糖人糖画。

传承之路好走吗?李梅说,只是继承祖辈们留下的老技法,在当下已经行不通了。

怎么办?李梅将破题的关键,放在了“创新”二字上。传统糖画大多是平面图案,李梅就创新地做起了立体糖画,立体玫瑰就是她的拿手之作。

除了立体糖画,李梅还对原本只有金黄色的麦芽糖进行调色,将胭脂萝卜的红色、菠菜的绿色等,通过熬水的方式加入糖里,让糖画变幻出各种缤纷色彩。

自己学了,还会传给孩子们吗?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李梅显得格外骄傲,“李氏糖人糖画后继有人。”目前,她的一双儿女也已经逐渐掌握了糖画手艺,并日趋熟练。

“90”后传承人小学课堂上爱上剪纸

“剪纸要‘活’下去,就需要与时俱进”

作为大渡口区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90后”的标签让刘佳雯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显得有些特别,而她所传承的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堰兴剪纸。

与李梅不同,刘佳雯的家人,并不会剪纸这门手艺。

刘佳雯是从哪里爱上这门非遗的呢?谈起与剪纸结缘,刘佳雯记忆犹新。“小学时我在学校上过一堂剪纸兴趣课,看到每个人的作品最后连起来成为一整幅完整的剪纸作品时,就觉得剪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刘佳雯说,那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剪纸图片并进行尝试,同时也开始在市少年宫学习绘画,尝试纸雕制作。

在一次活动中,一件线条流畅、构图完美、意境独到的剪纸作品让刘佳雯迷恋不已,这件作品就是堰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定洲老师的作品《繁荣昌盛》。于是,2014年,刘佳雯正式向周定洲拜师学艺,踏上学习堰兴剪纸的道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周定洲教会了刘佳雯剪纸技艺,但在刘佳雯看来,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只是“会剪”远远不够。

“剪纸要‘活’下去,就需要与时俱进。”刘佳雯一边说,一边拿起了自己的作品《山茶花》。为了表现山茶花的娇艳,她采用了套色剪纸的方式,并在设计时大胆采用阳剪的手法,打破大多数套色剪纸采用阴剪方式的传统。

除了技艺的创新,刘佳雯还在思考剪纸的内容创新,“如果将古代神话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比如古代的神兽穿越到现代,会是什么样呢?”刘佳雯想通过实现这些想法,让剪纸艺术变得更有趣。

“90后”夫妻开设陶艺工作室

传统艺术+现代审美,让荣昌陶成年轻人“新宠”

在荣昌区安富街道,一炉传承了2000多年的窑火生生不息。荣昌陶素有“红如枣、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这里,一对夫妻的小院远近闻名,它就是“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的“西山雨”陶艺工作室。

说起夫妻俩与荣昌陶结缘的过程,管永双笑言,上大学时,他们俩跟随老师到荣昌采风,对荣昌陶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为这一抔陶土,2014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两人来到荣昌,创立了工作室、建起了窑炉,从此开启了与荣昌陶的“双向奔赴”。

管永双表示,荣昌陶虽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名气却没有真正打出去。“若想让荣昌陶发扬光大,必须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创作过程中,夫妻俩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利用传统技艺烧制不同色彩、不同肌理、不同造型的陶器,并在瓶身、壶口、手柄等地方,加入自己的创意,如莲蓬、小雏菊等。这样的创新不仅赋予器物自然之美,也让荣昌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除了在造型、装饰、色彩方面进行创新。这些年,管永双、李云杉还致力于柴烧窑变的研究。

5年时间里,两人耗费60余吨木材,每次烧窑持续4天以上,96个小时投柴不断……通过反复试窑,他们收集了大量数据,最终找到了荣昌陶柴烧窑变的“密码”,并系统性地将之总结为柴烧“五类成色烧制技法”。

“尽管现在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烧制出想要的色彩,但成品率并不高。”管永双表示,这条路没有终点,未来他将继续和妻子探索、完善“五类成色烧制技法”,让荣昌陶制作技艺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责任编辑: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