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这位抗日航空女英烈 曾是重庆大学学子

华龙网 秦思思

2024-06-05 09:22:20

听新闻
侯子勤是一位罕见的“女飞将军”。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侯子勤是当前公布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仅有的三位女性抗日航空英烈之一。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华龙网讯(记者 秦思思)5月17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完成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勘误和增补工作,重庆大学1940级体育科学生侯子勤的名字赫然在列,她是当前公布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仅有的三位女性抗日航空英烈之一。

日前,重庆大学也首次披露了相关史料,揭秘这位抗日航空英烈在渝学习、生活经历。

》》“女飞将军”侯子勤曾就读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彦力介绍,经过多方查证了解到,侯子勤生于1920年,籍贯天津,其父侯锡藩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在侯子勤童年时期举家入川任职,后受川东师范学堂校长聂荣藻推荐任该校物理学科专任教师。

重庆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彦力介绍相关资料。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重庆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彦力介绍相关资料。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川东师范学堂与重庆大学同处重庆沙坪坝区域,校园相邻,两校经常有各种交流合作,侯子勤跟随父亲也经常到重庆大学校园内学习、玩耍,对重庆大学非常熟悉。1940年秋,侯子勤进入四川省立重庆大学体育专修科学习,在重庆市档案馆中可以查询到侯子勤的成绩登记表。按照正常的学制,侯子勤应该在1943年夏毕业,但在该成绩册右上方可以清晰看到“休学”二字,说明她是休学参军入伍。

据了解,四十年代前期空中力量减员惨烈而迅速,飞行员增补的频次非常高,而对于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又特别严格,故而各大高校的青年学子成为重点招考对象,“招考飞行员”的通知更是直接下达到了各大学、甚至高中。

年仅20岁的侯子勤面对国难,积极响应,最终投笔从戎。在成为正式飞行员前,新招考的年轻人都会经过系统学习才能上战场。让人痛心的是,侯子勤在学习期间发生了意外不幸牺牲。

在重庆市档案馆,存有一封写于1943年6月14日的信函,是侯子勤生前好友李文元致函川东师范学堂校长聂元藻先生,“兹有贵校教师侯锡藩先生之女公子 子勤,五月十八日失事身亡于成都滑翔班,现尚未安葬”,因当时战时严峻通讯不畅,请聂校长转达信息至在其校任职的侯子勤父亲侯锡藩,商量侯子勤的安葬事宜。如侯父允可,李文元将在6月27日先行代葬侯子勤遗骸。

王彦力说,这封信函在资料查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侯子勤牺牲的时间和地点,与后续的新闻报道互相印证,且表明其父亲的身份信息,进而推断出侯子勤的成长轨迹。而后的新闻报道也还原了侯子勤牺牲的经过。

1943年11月15日《中国的空军》报道:“两个勇敢的女滑翔班学生,一个是越南赶回祖国来的华侨小姐,郭彩玲,一个是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侯子勤,都不幸在高级滑翔阶段失事牺牲了。”这篇报道证明了侯子勤在学习飞行期间因意外不幸逝世的消息属实,更确定侯子勤为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

1944年3月1日《大公报》(桂林版)详细讲述了桂林滑翔站站长李元甫失事伤重的过程,在报道最后特别提到:“(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滑翔训练班学员郭彩玲女士及同年五月十八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于成都凤凰山”。这一份报道是目前关于侯子勤的报道中流传最广的新闻记录。

《滑翔運動一挫折——尧山表演失事》。受访单位供图
《滑翔運動一挫折——尧山表演失事》。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大学经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确认,研究人员表示“可以确认重庆大学体育科学生侯子勤为英烈碑上发现的第三位女航空英烈”。按牺牲时间顺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英烈碑上,鲁美音(1914-1940.10.29)是第一位为国献身的中国女航空英烈,郭彩玲(1921-1943.4.20)是第二位,侯子勤(1921-1943.5.18)是第三位。

“尽管没能直接正面击敌,但侯子勤面对前赴后继的空中牺牲者们依然勇往直前,是一位勇敢的‘女飞将军’。”王彦力说。

《滑翔班二期生最后的一课》。受访单位供图
《滑翔班二期生最后的一课》。受访单位供图
》》怀揣报国之志 多位重大“飞将军”入伍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华大地狼烟四起,国土沦丧之势让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奔赴前线,用生命来抵抗日军的侵略。由于日军长期占据着制空权的优势方,轰炸成为常见的侵略手段,重庆地处西南腹地也沦为了重灾区。

1940年被日机轰炸后的重庆大学工学院一角。受访单位供图
1940年被日机轰炸后的重庆大学工学院一角。受访单位供图

王彦力介绍,根据史料记载,重庆大学校园也遭遇数次轰炸,其中1940年最为严重,当年6月29日工学院裙楼被炸毁,7月4日更是遭受了二百余枚炸弹的轰炸,除建筑物之外,也有校内人员在大轰炸中牺牲,由师生们亲手收敛遗骸、清理废墟。

在满目疮痍之下,对于“争夺制空权”的渴望,成为一代青年人的追求与坚持。重庆大学的学子们面对家仇国恨迅速行动,投考飞行员、参军上前线成为校内热潮,成功参军更是一种荣耀。

根据档案记录,仅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这三个月内,重庆大学参军入伍的学生人数就达126人之多。目前发现关于重大学生最早投考航空事业的记录来自于1938年5月16日《重大校刊》,题曰“飞将军入伍”。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立重庆大学体育专修科二十九年度正式生成绩总登记册》,该表由学校注册组制于1941年2月1日,侯子勤为该表中第25号成绩单。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四川省立重庆大学体育专修科二十九年度正式生成绩总登记册》,该表由学校注册组制于1941年2月1日,侯子勤为该表中第25号成绩单。受访单位供图

1938年6月1日《重大校刊》增补信息“又一飞将军准备入伍”,“顾君景祥江苏人士,性情活泼体格强健,初投考航空飞行军士队,因血压过高未被录取。然君吾矢志不渝继续锻炼,卒于上月考入飞行军官队伍,有志竟成,顾君当之不愧也。”

王彦力说,由此得知,仅1938年5月重庆大学就有傅绍宪、甘国全、张祖良、王远臣、张慕平、顾景祥六位同学考试成功,顺利通过飞行员考试,并入队接受正规的飞行学习。

“回顾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实质是挖掘历史背后的时代精神,用坚定的信念去点燃新时代的荣光。”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表示,重庆大学将把校园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革命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故事的宣讲者、红色精神的践行者,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余文欣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