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消费观察① 小店手工粽“围剿”超市礼盒装-华龙网

端午消费观察① 小店手工粽“围剿”超市礼盒装

2024-06-07 06:10:07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当日的粽子已全部卖完,明天再来。”

“与去年同期相比,端午粽子礼盒均价降了三成。”

端午假期即将来临,美团数据显示,近一周,重庆粽子相关餐饮团购订单量环比增幅近55%。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小店传统手工粽供不应求,而商超礼盒装粽子却在降价销售。

粽子消费市场为何出现“冰火两重天”?来看记者的调查。

小店手工粽每天卖出上万个

“今天已经卖完了,现在只能预订明天的。”6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九龙坡区民主村的一家知名手工粽老店,只见四五位阿姨正忙着打包,店主向记者表示,端午假期前后,粽子都需要提前预订,当天来几乎是买不到的。

记者注意到,该店的粽子主打传统手工制作,店内挂有明显的食品许可标识。在价格方面,每个粽子3元到9元不等,其中最贵的是招牌蛋黄肉粽要卖到9元/个。

一家手工粽店,店员正忙着打包。记者 邱小雅 摄
一家手工粽店,店员正忙着打包。记者 邱小雅 摄

“这几天忙得跳脚,每天要卖上万个粽子。”一位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店里推出了定制礼盒,消费者可以任意搭配口味,散客购买踊跃,企业的订单也特别多。

记者又来到渝中区石油路菜市场的一家手工粽,看到现场排起了购买的长队。“这是家老店了,粽子的馅肥瘦相间,特别扎实,我们每年端午节都过来买几十个。”顾客张女士说。

现场,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市民连续好几天前来排队购买粽子,购买的理由很简单:比起超市包装得严严实实的粽子,这类手工粽摸得着看得见,价格也相对实惠。

超市礼盒粽“降价卖”

相比小店手工粽供不应求,商超卖场的礼盒粽子销售显得有些冷清。

6月6日,记者来到大坪龙湖时代天街盒马超市,市民王女士正在选购粽子礼盒,“准备买给家里老人吃,主要看重口感和性价比,包装的话简单一点就可以。”

另一边,同样在挑选礼盒的张先生发现,今年的粽子商品要比往年便宜且轻便,“我选的这款才99元一盒,包装也比较环保。”

“今年端午粽子礼盒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了三成。”盒马采购张丽敏介绍,今年主打的礼盒均价在80元左右,因为消费者更加理性了,关注点也不再是礼盒的包装有多精美,而是产品组合是否丰富,例如搭配咸鸭蛋的礼盒会更畅销。

记者也走访了永辉、重百等多家商超,发现礼盒装粽子确实不复往年火爆。传统的粽子礼盒柜台规模不如往年大,而且鲜少有人驻足。

商场内的礼盒粽专区。记者 邱小雅 摄
商场内的礼盒粽专区。记者 邱小雅 摄

值得玩味的是,在小红书等平台,不少人发帖甩卖粽子礼盒。标价138元一盒的希尔顿酒店粽子礼盒,50元一盒就能买到。广州酒家粽子礼盒10个装,低至40元。五芳斋一款238元的定制礼盒,现价6折150元左右。

专家:粽子线下市场“冷热不均”与消费观念有关

一边是传统手工粽销售火热,另一边是商超礼盒粽子“遇冷”。什么原因?

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看来,端午节前夕商场礼盒装粽子销售不如往年,而散装粽子和手工包粽子走俏,主要在于消费者节庆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购买时节性消费品上更加注重理性消费和务实消费。

“同时,这也与监管部门加强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有关,价格偏贵且华而不实的部分礼盒装消费品逐步淡出市场。”莫远明说,对于包装粽子而言,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让粽子回归“原味”值得企业思考。毕竟,虽然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真材实料才会带来复购率,产品才有竞争力。

粽子线下消费端“冷热不均”,但在电商平台依旧消费火爆。

拼多多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恰逢618大促,消费热情被提前点燃,平台粽子的销量同比去年农历日期提前5天迎来销售热潮;快手平台的粽子数据也表现抢眼,端午前夕快手电商粽子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高速增长36.5%。

对于这波粽子消费热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要查看经营者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销售粽子的商家应根据销售品种的不同,具备相应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预包装食品销售备案证明。消费者不应在无证或备案证明的商家选购粽子。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和包装形态。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产品标签上应明确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以及产品执行标准号等信息,符合预包装食品要求。有包装袋的不应出现涨袋、破损,无包装的应选择粽角端正、粽体无外露、粽叶表面无污染的粽子。

责任编辑:胡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