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白帝镇:党建统领数字化赋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 -华龙网

奉节县白帝镇:党建统领数字化赋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

2024-06-07 16:23:2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通讯员 杨丹)今年以来,奉节县白帝镇扎实开展“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以打通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为着力点,创新机制,多维施策,探索打造“两三轮摩托车安全管理一件事”数字化场景,以流程多跨、逻辑闭环的智治体系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有效激活基层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

白帝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线上巡查。奉节县白帝镇供图
白帝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线上巡查。奉节县白帝镇供图

强化基础信息构建 推动安全隐患“一目了然”

白帝镇构建“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执法人员”安全隐患摸排队伍,对全镇两三轮摩托车车辆信息、全村道路开展全方位、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已制定基础信息统计表和道路隐患等级排查表1000余份。

白帝镇按“红黄绿”赋色管理模式,对全镇1437辆两三轮摩托车分类建立台账,重点对58个“红色风险”采取“一对一”管控措施,确保一个不漏。通过智能要素超市将全镇两三轮摩托车分布情况接入“141”驾驶舱,绘制安全管理“一张图”,动态归集道路、车辆、驾驶员等信息2300余条,实现车辆位置可查、使用状态可知、安全调度可达。

完善网格治理机制 实现责任链条“一网到边”

白帝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两三轮摩托车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将原有的36个大网格细化拆解为561个最小单元,形成“镇+村+网格+单元”四级治理体系,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人熟、地熟、情况熟”为标准,整合“村两委”、党员、社长、乡贤等“N力量”,建立由网格长、微网格长、网格员、路长和院坝管理员组成的“36+140+561”网格管理队伍,实现管控全覆盖。

为提升网格管理能力,白帝镇整合三峡之巅景区、主干道、民宿及农家乐等现有智能监控68个,构建石庙村两三轮摩托车智能监管架构,策划AI识别摩托车违法行为预警场景,实现安全隐患智能预判和精准监管。

AI智能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奉节县白帝镇供图
AI智能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奉节县白帝镇供图

落实多跨协同整治 形成闭环监管“一体贯通”

白帝镇坚持关口前移,升级群众院坝摄像头功能,增加AI识别动态监测车辆使用情况,驾驶人员上车便立即提醒戴头盔、不超员、不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并生成预警信息上传至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强化跟踪督促,未采纳提醒的车辆通过村道路口时,通过算法生成网格事件,指挥中心管理员根据网格划分派发至所属网格员,网格员通过电话劝导督促驾驶员纠正违规违法行为。

此外,白帝镇严格闭环监管,违规车辆超出网格范围后,网格员提请协同处置事件,镇指挥中心将流转至镇综合执法大队,同步推送车辆去向,执法人员根据定位及时前往现场纠违,与特殊情况及时上报镇指挥中心,事件推动至辖区派出所核实后作出处罚。

提升系统施治能力 确保安全管理“一抓到底”

为强化源头治理,白帝镇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镇指挥中心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结合网格员日常走访,下发两三轮摩托车安全隐患网格巡查任务257个,着力把隐患消除在苗头状态。每月分析梳理违法行为监管重点领域和区域,定期对学校周边、旅游线路、交通主干道等重点区域集中联合执法,收集不戴头盔、非法载人等18个高频违法行为案例制作宣传警示片,提升宣传执法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同时,白帝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细则,制定“十加十减”管理办法,根据部门反馈、群众举报、网格员和路长监管情况,开展驾驶员五星评比4次,定期公布红黑榜,以村民自治推动群众自觉,切实构建舒适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