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苑 | 净如雪-华龙网

巴渝文苑 | 净如雪

2024-06-11 17:21:4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文/夏榕岭

五月的天是越来越蓝了。

初次来去西藏,令我刻骨铭心的不是那片雪山,而是那些净如雪的友人……

因为工作,邂逅了西藏。从重庆江北起飞,一路向西,直达拉萨贡嘎,这次西藏行程的终点是山南市。

第一次入藏,在我的想象里,西藏有着世界之最的珠穆朗玛峰。那里的山,并非山,而是插入天的利剑,山顶常年冰封,放眼望去,群山都会戴着一顶白帽,隔着云层,有种半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

西藏承载着大江大河的源头,沟谷也自是江河纵横,站在山间向下看,是庙宇、白塔、民居和漫山遍野的花草,牧人拎着乌朵骑着马追赶牛羊,老人闭着眼睛转着经轮坐在门前,朝向远方默默诵经,画面历历在目。

雄伟、辽阔、通透、纯净、圣洁,是我想象中的西藏。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似乎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相比于雄伟的山峰,山南的山更连绵、更直面,山体上没有过多的植被,低处多是稀疏的灌丛、高处山体被苔藓类植物包裹,因为紫外线强烈,暴晒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一些山体正在水土流失,土壤经年变成了沙砾,呈明显的金黄色,这让我想起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沟谷地貌、大量松散土石,一旦下一场大暴雨,水源激发,泥石流就可能爆发。一路看过去,好多村庄正处在沟谷地带……不禁陷入了沉思。正在这时,路边偶遇一群劳作的人,下车一看,他们在工作,工作内容是种树,一人背上一棵,一趟一趟,一棵一棵,靠双脚、凭双手,将它们一点点伫立到了沙地上,让它扎根、生长,让它们在不久的将来染绿这抹空白。

西藏一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能深刻感受到虔诚。人们面对这样的环境和土地,找到了心灵支柱,回归生命的真谛。在不了解一种文化的时候我是以最大限度尊重的态度把它深藏在心里的,在山南的这段时间里,接触到一些人和事,我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它。

在和一位藏族友人聊天时,他介绍,在他们心里,从生命开始到结束,一切皆是有定数的。这种观点和我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相信命运。朋友还说,如果我们旅途中遇到困难求助于藏族同胞,他们一定会伸手相助。

对于藏族名字,其中包含了特别的意义,在他们还未出生时,父母亲会上寺庙求名,选一个美好的名字,名字里放着祝福语,希望孩子幸福地度过一生,这也产生了一种现象,祝福很美好,不在多,但是文字的表达是有限的,所以重名的人很多。

聊到旅游景点时,听说昌珠寺里有世界仅存的珍珠唐卡,非常美。十分遗憾,我们不会藏语,如果能听懂,寺庙里讲的故事将会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说到这儿,朋友已经抑制不住微笑……是什么样的故事这么吸引人,我好想一探究竟,学习了解藏语被记在了我的小本子上。

试着了解一个地方最快捷的方式是去尝试当地美食。我们去了当地很有特色的先祖故都藏餐厅,这是一家音乐餐吧,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民族舞和藏语歌曲,装修具有浓厚的藏族特色,每一个细节都很用心,美食也很合口味,酥油茶、甜茶和藏式酸奶得到大家一致好评。除了特色美食,这家店最让我感动的是餐厅二楼的“博物馆”,餐厅董事长作为导游,打开了一间通亮的房间,那里有满屋的唐卡和藏族古物。她介绍,这是她哥哥耗时多年绘制的,她有两个哥哥,一个是国家级唐卡大师,一个是资深藏族美食大师,都从事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工作。来这里参观的人有社会各界名流,书法家们也在此留下真迹,不久后,这里将对外开放。原本他们一家没有住在山南,为了传承民族文化,他们过来了。为什么会选择山南,我想应该是因为山南是藏文化的起源地吧……聊得深入时,店长给我们提起自己的父母亲,长辈已80多岁了,现在还在老家劳作,店长说出来时有无法在父母跟前尽孝道的无奈,但更多的是自豪。我也很感慨,正是有这种父辈,才会培养出如此有大爱的后代,致敬他们!

“山南的自然风光是独属于西藏的,一定要好好欣赏!”同事提醒了我一路。要出差到西藏,最开始我是拒绝的,西藏离家太遥远了,但是认识山南后,有种熟悉感,我甚至希望离别那天来得晚些。西藏有种说不出的美,美在它的多面、美在它的内涵,我喜欢这里万里无云的天空,喜欢这里一望无际的高山,喜欢这里土地上乍见的绿洲,更喜欢这里的人和极具魅力的人文底蕴。《月亮与六便士》里曾说过:“一个人最顶级的活法,不是婚姻幸福,不是腰缠万贯,而是精神富足。”这里的人们将精神富足作为毕生追求,活得很通透,活成了我向往的样子。

刚离开我又开始想念那片雪山,更想念那些纯净如雪的友人了。

(作者系重庆市地质作协散文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