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2024-06-12 06:50: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听新闻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劳动者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需要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鼎力支撑,也需要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顶层设计变为现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教育系统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各项人才培养工作扎实开展:支持基础学科建设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持续扩容,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充足的人才;国家集成电路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行动启动,助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21个关键领域,部署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越来越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坚大课题,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大事业”中拔节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批技术人才。高水平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衡量教育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部不断调整优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点大幅增设,供给相对过剩的专业点大幅撤销,引导支持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等,更加符合服务产业升级的逻辑。打破“学科化、院系制”传统模式,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科研设计再精妙,还得靠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其变为现实。高技能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迫切需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优化办学模式,培养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创新意识、能胜任复杂操作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让企业深度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职业院校还与本科院校共同实施“3+2”分段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稳定的人才红利。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要继续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尤其是要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让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杜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