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开展校地合作 主办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展示活动
6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宣传展示暨民间文艺集市活动在涪陵区万达广场顺利举行。

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开展校地合作 主办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展示活动

来源:华龙网2024-06-12

6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宣传展示暨民间文艺集市活动在涪陵区万达广场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由长江师范学院统战部、重庆市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重庆市涪陵区文化馆、重庆涪陵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师范学院教授余继平,中国民协会员、石柱县文联主席冉隆祥,石柱县文联副主席张兴会、石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秦熔、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何丽佳、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蕾、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婧以及来自石柱、长寿、武隆、涪陵等地民间艺术家、长江师范学院师生共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演出现场  杨光葵摄影
演出现场。杨光葵 摄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间剪纸、传统折纸、石柱木兵棕编、传统木雕、手工串珠、涪州糖画、武隆半山里传统制陶技艺、大顺红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涪州古法结绳手工编织技艺等非遗项目,并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市民传统技艺。广大市民不仅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剪纸、编织、串珠等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涪州糖画 李照琳摄影
涪州糖画。李照琳 摄

在非遗展演舞台上,焦石镇文化服务中心献唱的《十栽秧歌》《后山柴多歌也多》、石柱民协献唱的薅草锣鼓歌《太阳出来红满坡》,以及长江师范学院近年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成果展演,如拾遗薪传研学堂献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侗歌《年底拜胖》、琵琶歌《娘哇灭单》、音乐学院献唱的涪陵山歌《放牛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古筝演奏《汉江韵》,绮罗汉服社综合表演《风起云袖》、舞蹈表演《翻身农奴把歌唱》,还有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小朋友身披剪纸披肩献唱涪陵童谣《数地名》等节目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焦石民歌传承人献唱焦石民歌(溜哪溜、十盘歌、十栽秧歌) 杨光葵摄
焦石民歌传承人献唱焦石民歌(溜哪溜、十盘歌、十栽秧歌)。杨光葵 摄
石柱民协会员献唱的石柱民歌 《太阳出来红满坡》  联唱 李照琳
石柱民协会员献唱的石柱民歌《太阳出来红满坡》  联唱。李照琳 摄
潘秀连献唱侗歌《年底拜胖》李照琳摄影
潘秀连献唱侗歌《年底拜胖》。李照琳 摄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展示暨民间文艺集市启动仪式,是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涪陵区文化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长江师范学院古筝演奏《汉江韵》李照琳摄影
长江师范学院古筝演奏《汉江韵》。李照琳 摄
长江师范学院绮罗汉服社表演的《风起云袖》李照琳摄影
长江师范学院绮罗汉服社表演的《风起云袖》。李照琳 摄
献唱涪陵儿歌《螃蟹歌》《青蛙歌》李照琳摄影
献唱涪陵儿歌《螃蟹歌》《青蛙歌》。李照琳 摄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节目涪陵区童谣《数地名》  李照琳摄影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节目涪陵区童谣《数地名》。李照琳 摄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涪陵地区的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负责人余继平教授在民间文艺集市启动仪式上讲到:“学校将加强非遗资源整合与利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积极探索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民间文艺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强化统战“同心六进”活动,继续加大校地合作,挖掘非遗资源,体现非遗服务当代社会的实际价值,使非遗赋能乡村旅游,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非遗“动态保护、活态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文/朱梦茜

分享
新浪微博

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开展校地合作 主办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展示活动

2024-06-12 21:25:35 来源:

6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宣传展示暨民间文艺集市活动在涪陵区万达广场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由长江师范学院统战部、重庆市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重庆市涪陵区文化馆、重庆涪陵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师范学院教授余继平,中国民协会员、石柱县文联主席冉隆祥,石柱县文联副主席张兴会、石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秦熔、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何丽佳、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蕾、涪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婧以及来自石柱、长寿、武隆、涪陵等地民间艺术家、长江师范学院师生共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演出现场  杨光葵摄影
演出现场。杨光葵 摄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间剪纸、传统折纸、石柱木兵棕编、传统木雕、手工串珠、涪州糖画、武隆半山里传统制陶技艺、大顺红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涪州古法结绳手工编织技艺等非遗项目,并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市民传统技艺。广大市民不仅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剪纸、编织、串珠等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涪州糖画 李照琳摄影
涪州糖画。李照琳 摄

在非遗展演舞台上,焦石镇文化服务中心献唱的《十栽秧歌》《后山柴多歌也多》、石柱民协献唱的薅草锣鼓歌《太阳出来红满坡》,以及长江师范学院近年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成果展演,如拾遗薪传研学堂献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侗歌《年底拜胖》、琵琶歌《娘哇灭单》、音乐学院献唱的涪陵山歌《放牛歌》、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古筝演奏《汉江韵》,绮罗汉服社综合表演《风起云袖》、舞蹈表演《翻身农奴把歌唱》,还有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小朋友身披剪纸披肩献唱涪陵童谣《数地名》等节目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焦石民歌传承人献唱焦石民歌(溜哪溜、十盘歌、十栽秧歌) 杨光葵摄
焦石民歌传承人献唱焦石民歌(溜哪溜、十盘歌、十栽秧歌)。杨光葵 摄
石柱民协会员献唱的石柱民歌 《太阳出来红满坡》  联唱 李照琳
石柱民协会员献唱的石柱民歌《太阳出来红满坡》  联唱。李照琳 摄
潘秀连献唱侗歌《年底拜胖》李照琳摄影
潘秀连献唱侗歌《年底拜胖》。李照琳 摄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实践性保护成果展示暨民间文艺集市启动仪式,是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涪陵区文化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长江师范学院古筝演奏《汉江韵》李照琳摄影
长江师范学院古筝演奏《汉江韵》。李照琳 摄
长江师范学院绮罗汉服社表演的《风起云袖》李照琳摄影
长江师范学院绮罗汉服社表演的《风起云袖》。李照琳 摄
献唱涪陵儿歌《螃蟹歌》《青蛙歌》李照琳摄影
献唱涪陵儿歌《螃蟹歌》《青蛙歌》。李照琳 摄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节目涪陵区童谣《数地名》  李照琳摄影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兴涪校区节目涪陵区童谣《数地名》。李照琳 摄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涪陵地区的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负责人余继平教授在民间文艺集市启动仪式上讲到:“学校将加强非遗资源整合与利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积极探索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民间文艺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强化统战“同心六进”活动,继续加大校地合作,挖掘非遗资源,体现非遗服务当代社会的实际价值,使非遗赋能乡村旅游,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非遗“动态保护、活态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文/朱梦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景行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