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陈大姐退而不休 带领村民把接龙蜜柚卖到新加坡-华龙网

69岁陈大姐退而不休 带领村民把接龙蜜柚卖到新加坡

2024-06-15 20:18:23 来源: 新重庆-重庆晨报 听新闻

柚子

初见陈开容,是在6月13日的“我在乡村有棵树——重庆100个最美采摘园”电商助农活动资源对接会上。年近七旬的陈开容,在一群年轻的果园业主中尤为显眼。她身着黑色连衣裙,齐耳短发自然披落,说话的时候嘴角总是微微上扬,让人感觉礼貌又亲近。

陈开容曾说,“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住,退休后总想折腾点什么。”哪知道,这一折腾就是14年,将接龙蜜柚从巴南小镇折腾到了海外大市场……

“柚”见乡愁 退而不休决心变“柴”为财

陈开容,今年69岁,是土生土长的接龙镇人。接龙镇地处五步河上游,依山傍水,气候温润,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柚子,是重庆名柚“小观蜜柚”的原产地。2010年,陈开容退休,重返故土,却见到了令其至今无法忘怀的画面:曾经挂满金黄的柚子树,被乡亲们无情砍下。原来,因缺少科学种植技术、缺乏现代市场信息、欠缺品牌打造意识,接龙镇产出的柚子无人问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片柚子树无人打理,村民无奈将其砍下当柴烧。想起儿时在柚子树下嬉戏的欢乐时光,陈开容心疼不已:这片自己深爱的“绿水青山”,真的不能成为乡亲们靠山吃山的财富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陈开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取得了联系,并自掏腰包邀请专家们来接龙镇实地调研。不久后,陈开容得到专家反馈,接龙的土质、气候、海拔等,都非常适合发展柚树产业。

听到这样的消息,陈开容才惊觉,乡亲们其实是在守着聚宝盆过苦日子。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保护好祖辈传下来的种柚技艺,打造接龙蜜柚品牌,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

重整旗鼓 门外汉化身“三科”新农人

“农业是个辛苦活,我又是个门外汉,周围人都不看好我,可我不服气,就想弄出点名堂来看看。”2010年,陈开容想要把乡亲们聚在一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但村民们已经失去信心,不愿加入。陈开容只好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承诺兜底销售。最终,她的诚意打动了村民。2011年12月,一家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创立,陈开容为其取名为:重庆市美亨柚子种植股份合作社。至此,接龙镇的果农们被聚集在一起,重整旗鼓,大力发展柚业种植。

“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让农业发展,让农民富裕。”陈开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变成任一品种都能侃侃而谈的“蜜柚专家”,陈开容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晒得黝黑的肤色就是最好的证明。“从门外汉到新农人,秘诀有‘三科’:科研提质、科技育树、科学管人。”陈开容总结道。

十年间,为提升市场竞争力,陈开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及一些技术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得到长期的科技支撑和品牌品相品质的保证。每年还邀请农科专家、科技特派员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将现代农业最新的技术、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运用到蜜柚生产、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

做响品牌 把接龙蜜柚从小镇带向国际

在陈开容的带领下,接龙蜜柚品质品相迅速提升,曾经没人要的“小观柚”终于变成了巴南首家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接龙蜜柚”。同时,“接龙蜜柚”品牌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获得第15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蝉联第16、17、18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荣获重庆市著名商标、重庆市名牌产品称号。

在陈开容的精心维护下,接龙蜜柚这一品牌很快打响。不仅成为了重庆水果市场中的“明星柚”,还销售到北京、四川、黑龙江、西安、贵州、湖北、湖南等省市,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2016年4月,在亚洲食品新加坡展会期间,接龙蜜柚首次走出国门,受到新加坡当地市民追捧,卖出了每个200~300元的好价格,并现场与新加坡双立国际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为了把产业做强做大,不断延伸产业链,合作社研发出柚子酒、柚子果茶等10多种深加工产品。目前,巴南接龙蜜柚种植已经由1个村发展到5个村,柚林面积增至5000亩,从最初16户社员变成辐射带动农户1500多户,每户平均每年增收5万元,成为了助农增收和振兴乡村的特色产业。

在此次资源对接会上,陈开容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希望活动主办方能够在物流和品牌推广方面为果农提供帮助。”陈开容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更需要吆喝,希望在此次活动中,通过媒体宣传、电商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看到重庆本地的优质水果。

新重庆-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陈红莉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