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艺术电影的新范式,“电波”唤你来“解码”-华龙网

开创中国艺术电影的新范式,“电波”唤你来“解码”

2024-06-19 07:05:50 来源: 文汇报 听新闻

6月18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国际电影节“城市·光影”展映见面会在上海影城1号厅杜比剧场盛大举行,千人大厅座无虚席。原舞剧编剧罗怀臻,电影总制片人、导演崔轶携领衔主演王佳俊、朱洁静,主演邓韵、方光等悉数出席,与现场观众真诚交流,手持大麦大合影,寓意“票房大卖”,场面热闹。第一时间听到了来自观众的观影好评,主创们大表开心,罗怀臻“盖章”点赞:“舞剧开创了中国舞剧的新范式,舞剧电影再次开创了中国艺术电影的新范式。”

见面会台上仪式感拉满、金句频出,台下也“藏”了不少亮点。朱洁静父母抢当“首日观众”,孙道临女儿孙庆原组了个“观影团”来听父亲穿越时空的原声再现,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观后发言,盛赞影片主创的用心。此外,自发穿旗袍来尝鲜的观众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有意思的是,映后不少观众就片中所谓“穿帮”镜头展开热议,好像是刚经历一场“寻宝”之旅。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荣誉呈现,上海歌舞团和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改编自韩真、周莉亚总编导的同名原创舞剧,由郑大圣担任总导演,崔轶担任导演、总制片人,由王佳俊、朱洁静等上海歌舞团舞蹈家领衔主演。

由舞而“影”,见证新式艺术电影的诞生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见面会在上海影城千人大厅举行,全场座无虚席。放映过程中,观众们全神贯注,被精彩的剧情、舞蹈、表演深深吸引。当优美精彩的旗袍舞、蒲扇舞、街头追逐戏等经典片段展现在大银幕上时,观众们时而随着紧张刺激的剧情惊呼,时而为唯美画面赞叹,时而被感动得抽泣落泪。映后灯亮起时,不少观众的眼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等到主持人何卿召唤主创们登台时,全场抱以热烈的掌声。交流时,朱洁静表示,用“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第一次拍摄电影的自己:“会有一点小慌张,但是并没有怯场。我觉得这个是源于舞剧’电波’带给我们的自信。导演创造的两个角色非常的好,六年来我们演出了600多场,我们每一次在舞台上面跟角色的相爱相容带给了我们一种’我很强大’的信念。”

王佳俊分享了自己“触电”的独特感受,“作为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带着舞剧电影走上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对那么多的导演、演员,感觉他们是在审视我。但我们舞剧电影’电波’是能够展示出不同元素,能够代表中国、代表上海、代表这个城市的开放,突然觉得我也是有底气的。”

作为舞剧编剧,罗怀臻对舞剧电影的艺术创新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并分享了自己作为观众观看舞剧电影的感受:“今天我像观众一样跟大家坐在一起欣赏一部艺术作品,同时也见证了一种新的艺术电影形式的诞生。”

台下“藏”大咖,致敬经典很成功

面对观众的热情,朱洁静激动地介绍自己的父母亲也坐在观众席里,见证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其实,台下还“藏”着不少颇有渊源的观众,都第一时间赶来欣赏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饰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原,和好友们组成了个“观影团”,来见证“电波”这个经典IP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孙庆原感慨地表示,她深深为电影所感动,看到最后忍不住落泪:“刚才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幕,出现‘同志们,永别了’的父亲的声音,我的眼泪掉了下来。舞剧电影把舞台跟电影表演融合在了一起,向经典致敬,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此前已经领略过了舞剧的风采,但是看完舞剧电影后依然陷入了深深的感动和震撼,“舞台与电影,这两种艺术所使用的‘语言’大不相同,要把他们进行转换,还要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难的。看得出大圣导演做了很大的创新和努力,在此向主创们表示致敬”,而作为对朱洁静、王佳俊和郑大圣都进行过“可凡倾听”采访的老熟人,曹可凡还特别打趣地点赞了两位主演的首次触电表现:“他俩能够在生活化的部分也如此的出色,我觉得你们俩将来可以演一部偶像剧。”引起现场一片笑声。

旗袍用心,大情大爱是内啡肽

在6月7日电影节开票当天“秒杀”到这一场见面会场的观众都是“铁粉”,一群身着旗袍的观众说:“今天是首映见面会,我们特地穿上旗袍,为了更好地融入电影的氛围,真的是太喜欢电影里的服装了!”观众们更是踊跃提问,令主持人不得不提醒时间不够用。

大家纷纷表示影片情节紧凑、表演细腻、画面唯美,尤其是主演朱洁静和王佳俊的默契配合令人印象深刻,“画面美得让人窒息,在大银幕和杜比音效的加持下,完全了视觉盛宴之中”“朱洁静和王佳俊演得太好了,在电影中看到了很多之前看不到的演员表情细节,完全是全新的体验”等反馈高频出现。一位朱洁静“忠实粉丝”观众激动地分享:“舞剧《电波》是我的入坑之作,从舞剧到电影,我见证了兰芬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有观众称,之前没想到红色题材也那么能让人共情,低估了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好看程度,观后有了“小情小爱是多巴胺,大情大爱是内啡肽”的感受,“全程爆哭与调整呼吸。整部影片没有一句台词,没有大场景,没有大后期特效,看完却必须用震撼来形容。艺术创作,向下包容,向上展望,我们要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

“穿帮”引争议,观影成“解码”之旅

当被问及电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时,一位观众提到了片中一处“安全出口”灯牌细节,“这个镜头一出来旁边就有人说‘是不是穿帮了?’但是我觉得这个细节肯定不是穿帮。它反而暗示了李白明明可以退到安全地带,但是他选择了从安全出口出来,去面对危险和牺牲。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谈及此,旁边有观众也参与进来激烈争论。有观众坦言,“安全出口”这么明显的“穿帮”应该抹掉,出现练功厅、反打给观众席等镜头让自己会出戏。但一旁有人则“反对”说,这肯定是导演别有用意,自己就特别享受寻找“密码”的爽感,“比如看似穿帮观众席的出现、小裁缝练功厅舞段、密码雨、油画天空等”。

对此,主创把观影过程比作一场“解码”之旅,称影片很大的看片在于“舞剧电影里运用了非常多有导演巧思的电影语言去表达,“每次这些观众镜头出现的时候,背后又有怎样的表达,我觉得大家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电影里找找答案。”导演崔轶如是说。

6月18日起,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登陆全国艺联各大影院,给全国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据介绍,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红色基因孵化而成的一张红色名片。从电影到舞剧再到舞剧电影的艺术探索,是艺术工作者回归初心、付诸匠心,用文艺创作接力传承红色文化,赓续永不消逝的电波精神。

文汇报 宣晶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