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薏苡仁汤
【原料】猪脊骨、蜜枣、薏苡仁、菜干、食盐、姜、料酒、醋、枸杞子、水。
【做法与用法】
取菜干一把、蜜枣两粒、薏苡仁小半碗;将菜干浸泡半小时,展开所有叶片,清洗干净,蜜枣和薏苡仁过水洗净;猪脊骨洗净后凉水入锅焯水,煮至大量血沫浮起;用筷子逐个夹出骨头,注意避开血沫,放入烧开的砂煲中;依次放入薏苡仁、蜜枣和泡好的菜干;放入一块拍散的姜,加少量料酒和数滴香醋。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加少量盐和枸杞子,继续煲5分钟关火即可。
【中医药专家点评】
薏苡仁是中医临床经常使用的利水渗湿药,其淡渗甘补,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泄泻、脚气等。其药性偏凉,又能清热利湿。同时,来源于禾本科植物的它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粮,味道清甜,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因此,薏苡仁成为了食疗药膳经常用来祛湿的一味佳食。薏苡仁虽好,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祛湿,祛湿只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薏苡仁适用于脾虚湿盛证的人。当你有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倦怠嗜睡,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舌苔滑腻(有一层很腻的苔)等症状,大致可以判断自己湿邪(气)比较重。这时候就适合祛湿来养生。当然,根据时令季节,比如现在的雨季,可以适当地少量祛湿以防患于未然。在食用薏苡仁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般为9-30g,如果用量小了作用微弱,用量大了则耗伤津液,反而不利于养生。
【食用注意事项】
大便干燥便秘的人以及孕妇不宜食用薏苡仁,脾胃阳虚有寒者也不适宜多吃。或将薏苡仁文火炒黄以减轻寒性,或搭配温性食物如生姜,之后再食用。脾虚湿盛者,脾虚为本,湿盛为标,避免湿盛的关键还是在于健脾,而不在于利水渗湿。所以,薏苡仁偶尔吃可以祛湿,但不能长期大量吃,否则容易损伤脾阳,反而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内生。(通讯员/李芳 秦耘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