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 渝论 | 警惕“状元”消失后炒作“高分屏蔽生”
2024-06-26 06:00:0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高考放榜期间,“高分屏蔽生”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社交媒体热搜。所谓“高分屏蔽生”,指的是那些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靠前,因此被屏蔽具体分数的考生。这一现象本是为防止炒作“高考状元”而设,却意外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引发社会热议。
寒窗苦读终有所成,考生与家长欣喜若狂,网友围观送祝福,这无可厚非。然而,当“高分屏蔽生”的消息密集出现、刷屏热搜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与屏蔽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是否又在无形中制造新的社会焦虑?
早在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然而,当下民众注意力却从“状元”转移到“屏蔽生”,显然从技术上物理断联仍然不够。“屏蔽生”代表新形态的“状元”,这与本是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遏制“抢生源大战”的设定截然不符。这也折射出我们社会长期存在的唯分数论、唯名次论的惯性思维。高分仍然是衡量学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甚至成为一些媒体和平台追逐流量的“密码”。一些营销号更是借机渲染高分、制造焦虑,以此牟取商业利益。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追求,也给普通考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考成绩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站,而非终点。过度关注高分,不仅可能给高分考生带来巨大压力,也容易忽视更多普通考生的需求和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制造“考试机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高考成绩发布工作,坚决扭转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其次,媒体和平台应该克制炒作高分的冲动,多关注普通考生的故事,传递“无论分数高低,奋斗就无悔”的价值理念。再者,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考成绩,引导他们理性规划未来。
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打破按总分、名次录取学生的模式,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所言:“要让社会不关注‘状元’,就必须破除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只有在教育评价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高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但公平不应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我们期待的是一个能够尊重每个学生独特价值、激发每个人潜能的教育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摒弃对高分的过度追捧,还教育以本真,为每一个奋斗的学子喝彩,共同营造一个理性、包容、多元的教育生态。
“高分状元”之外,普通人最真实的奋斗同样精彩。为高分鼓掌,也要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传递“无论分高分低,只要奋斗了就无悔”的价值理念,营造一种"“高考友好”的舆论环境,才是一个理性社会该有的样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多样性,为每一个学子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
作者:刘金波
责任编辑:余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