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发展人工智能 为中国制造向“新”强“翼”-华龙网

【地评线】渝论 | 发展人工智能 为中国制造向“新”强“翼”

2024-06-28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近日,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已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对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将意义不凡,将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溢出效应。

发展人工智能,制造业应找准阵地向新拓展。我国拥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将制造业建设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阵地,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因为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5G、6G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在产业基础方面,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同时,广阔的制造业领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传统制造业上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优势,拓展新领域,“中国智造”定能再展新宏图。

发展人工智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上要向新突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芯片研发设计和工艺制程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亟待建立、核心高端专业人才不足;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保护企业的核心数据和知识产权成为各方关注话题。在制造业上敢于向新突破,人工智能才能前景蔚蓝。各地可以通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围绕算法、算力等大模型底层技术,加快推动智能芯片、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突破。为发现人工智能增强动力引擎。

发展人工智能,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不能缺少人才这一关键要素,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安全保障等机制,推动建设覆盖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行业技能人才、中小学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人才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新型技能培训,引导劳动者进入数据标注等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岗位;积极开展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有人才支撑,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技术产品的迭代趋势,进而辅助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企业持续创新,才能有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为中国制造向“新”赋“能”,攀“高”强“翼”。

作者:北鸣(渝北区)

责任编辑:余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