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工师说】胡正宇:在“双向奔赴”的数学科研路上砥砺前行
2024-06-28 16:41:5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编者按:
“要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重庆理工大学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党委高规格召开科研创新工作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向最高处攀登、向最深处钻孔”的科研导向,不断提高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持续彰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把人才、科技、创新的势能转化为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为此特别推出“重理工师说”之科研人才系列报道,深度展现一代代重理工人赓续“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的科技报国优良传统,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人物简介】
胡正宇,博士,教授,硕导,国家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主要从事代数几何领域,如高维代数簇分类理论、极小模型理论和奇点理论等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探究成果,受到国际领军同行如科学突破奖得主C.D.Hacon教授、菲尔兹奖得主C.Birkar教授等的关注。相关论文大多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Compositio Math.和J. Reine Angew. Math.等。
华龙网讯(许义丽 通讯员 徐富霜)代数几何是基础数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它根植于古希腊的圆锥曲线理论,自20世纪蓬勃发展,如今已经与基础数学其他领域、理论物理、密码学、信息学等息息相关。甚至在近期,国际顶尖数学家们提出了它与人工智能的紧密联系。
胡正宇正是在这个领域努力学习与耕耘了二十多年。他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跟随Caucher Birkar教授(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做博士后,后又到台湾大学做博士后,在代数几何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穿行于数学研究的迷雾森林,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足够的耐心以及开放的心态,要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胡正宇坦言,数学研究中的灵感与困难往往交替出现,时常陷入绝望,又继续深入挖掘、反复推敲,最终才可能看到希望。
“如果一个问题几下就做出来了,那就不是好问题”
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西湖的美景著称,更孕育了无数才子佳人。胡正宇,便是这座城市孕育出的一位数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胡正宇总是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他说,自己曾经也是竞赛班的“逃课少年”,在班里并不算出类拔萃,但因一次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让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浙江大学后,胡正宇选择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他坦言,自己最初并不是抱着要成为数学家的梦想进入这个领域的,而是对数学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步步深入探索。大三时,他接触到了基础数学,发现这个领域充满了挑战性,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个待解的谜团,吸引着他不断前行。
在浙江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胡正宇选择了继续深造。选导师的时候,有人推荐他跟随著名数学家刘克峰教授。刘教授的勤奋和专注给胡正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天都是最早到研究中心,白天几乎都在办公室度过。我那时常常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胡正宇笑言。
在刘克峰的指导下,胡正宇开始接触代数几何这一深奥的领域。他说,代数几何的魅力在于它揭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从古希腊的圆锥曲线理论到现代的数学物理,代数几何无处不在。而胡正宇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极化偶和广义偶双有理几何与极小模型纲领。
博士毕业后,胡正宇获得了前往剑桥大学做博士后的机会。在剑桥的岁月里,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他和合作导师一起解决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每一步似乎都充满了困难。当他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导师告诉他:“如果一个问题几下就做出来了,那就不是好问题。”这句话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开始更加刻苦地思考,把每个细节都剥丝抽茧。终于,在一个天蒙蒙亮的时刻,他突然觉得找到了答案。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极化偶的工作是胡正宇教授科研生涯中一次印象极为深刻的经历。这个概念的提出源于他与菲尔兹奖得主C.Birkar的一次见面。当时,他们正在考虑一个问题,并着手解决了其中一个特殊情形。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初稿并在一年后发表了这篇论文。尽管当时许多人并不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甚至初次投稿也不太顺利,但这篇论文后来反而成为了他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在胡正宇看来,比起繁复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技巧,为数学带来新的更为简洁的理解与概念,则更加激励人心。
“数学是个有天赋门槛的学科,但并不只有天才才能做数学研究,关键要找对方法”
2019年,重庆理工大学成立了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聘请刘克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组建了由张伟平、周向宇、方复全三位中科院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
正是在导师刘克峰的引荐下,胡正宇正式加入重庆理工大学,肩负起培养新一代数学人才的重任。在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以刘克峰、万学远、胡正宇三位为代表的学术带头人,在复几何、代数几何、微分几何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将重庆理工大学数学学科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重庆市一流学科、学校重点支持的优势学科,重庆理工大学数学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已与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人才联合培养。
近五年,每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等学科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联合培养博士生8人。
回首自己的科研历程,胡正宇感慨万千。在他看来,数学是个有天赋门槛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天才才能做数学研究,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成大家都能理解的形式。“研究跟读书差别很大,学习的时候不需要每一步都检验,但研究却需要不断试错和验证。”面对研究中的各种挫折和失败,他选择更加专注和刻苦地思考问题。同时,他也非常注重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相信学术的发展来自于创新和协作的力量。
正是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让他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胡正宇深知,数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创新和协作。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之路上,他将继续致力于代数几何领域的研究,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同时希望能选出一些“好苗子”,就像他当初得到的成长机会一样,培养出更多“科研拓荒者”,解决世界级难题,攀登更高的数学山峰。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