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技之花”-华龙网

【地评线】渝论 | 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技之花”

2024-07-05 06:00:0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更是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可以说,谁掌握了科技发展主动权,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先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技术……每一个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都需要资金保障,需要科技金融发力。过去5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科创票据累计发行8000亿元;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3万亿元……金融体系已初步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共识,让人欣喜。

但也要看到,仍有不少科创企业“喊渴”,一些金融机构“喊难”。科技金融需要破解的难点、痛点依然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加上科技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需求有所不同,我国金融体系还未能提供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也就是说,科创企业具有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增信手段有限等特点,难以满足银行传统风控逻辑,导致不少商业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股权融资模式能够适应科技创新融资需求,但目前还未形成大的气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此次七部门联合出台《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具体包括:全面加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无疑将提升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积极性,助力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依赖于良好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来拓展空间。用“金融活水”浇灌“科技之花”,要避免搞“大水漫灌”,力求“精准浇灌”,才能以科技创新滋养出更多更优的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金融动能”,助力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作者:刘纯银

审校:杨金行

责编:王梅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