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八十七载不敢忘,纪念卢沟桥事变用“自强”

2024-07-07 06:00:01 来源: 华龙网

据媒体消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日15时56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近年来,尽管年事已高,他仍坚持参与义务讲解。他说:“那段苦难的历史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让更多人知晓那段历史。”老人去世,老人的故事永远留世,老人的嘱托,我们永远牢记。八十七载不敢忘,纪念卢沟桥事变用“自强”。

苦难的历史,不能忘记的痛。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这就是“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日军的炮弹落在了年仅6岁的郑福来家旁边。他在睡梦中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随后他跟着母亲连夜逃难。一路上,他看到了无数悲惨的景象,也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和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他记住了,中华民族记住了。70余年,郑福来成为一名抗战史的“义务讲解员”,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卢沟桥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解抗战往事,这是重温历史,这是敲响警钟,这是激励我们自强奋进。

宛平城墙的弹孔提醒我们曾经的痛,卢沟桥的狮子告诉我们吾辈当自强。我们自强勇敢,赶走了侵略者;我们自强建设,建设了新中国;我们自强奋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今天,我们用“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昂首阔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强”精神,拒绝造假,拒绝腐败,拒绝虚荣,不断提升自己的硬核本事,闪烁自己的人生价值;14亿多人的自强精神凝聚在一起,就能释放出气势澎湃的发展力量,不可阻挡。我们要有不懈创新拼搏,打破卡脖子技术,创造世界科技高地。核心技术买不来,国家强大等不来,唯有从“自强”出发,我们才能强大自己,自我强大。

永远不能忘却的“卢沟桥事变”,苦难中的警钟必须长鸣。八十七载不敢忘,不能忘,隆隆的炮声随着岁月的冲洗远去,但是,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留下的创伤不会消失,时光沉淀,只会越来越成为奋进砥砺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力量。

作者:殷建光

审校:杨光志

责编:杨洋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