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闲不住”的退休生活 一辈子做时代记录者
2024-07-06 10:18:55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舒婷 实习生 姜兴媛)“只要拗得动,就要好好干”这是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原文教卫体办主任何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73岁高龄的她,退休后仍不忘党的任务,始终奔走在党史工作一线。
半生坚守 当好文史“宣传员”
何莉于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入党,2006年12月光荣退休。退休前,何莉从事文史资料工作20余年,她深深感到,自己的职责就是文史保护研究,做时代的忠实记录者。退休后,她致力于继续挖掘革命历史,奔走于大街小巷,探访、记录老城故事,她欣喜发现,自己的优势就是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做党的文史宣传员。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着一面红色被面绣成的五星红旗,这是解放碑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谁绣的?谁升起的?为何会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带着这些疑问,2017年,何莉采访绣制者赵又熙,记录下这面红旗背后一群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令人唏嘘的是,文稿刚刚刊发,赵老就辞世了。“留住宝贵历史真是一分钟也慢不得啊”,伤感痛心之余,她探访和抢救史料的紧迫感责任感更加强烈。
退休近20年来,她曾先后采访了抗战老兵、新四军女战士、重庆大轰炸幸存者、地下党员、南下干部、老有所为的离退休干部等,撰写了《让革命军精神代代相传》《辛亥老人张绍南》《抗战从军记》《百岁老人的抗战生涯》《奋战在国统区的女战士》《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与“藏经楼”三十年的情缘》等500余篇文稿。
2009年,全国政协颁授“从事文史工作20年”荣誉证书,她是重庆获此殊荣的两名同志之一。2015年,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她主持编撰的纪念册《铭记》深受好评。2017年,公开出版了个人文集《母城寻踪》,用心留住老城的“根”与“魂”。今年4月,在《重庆政协报》创刊40周年前夕,她作为40年来唯一坚持投稿的第一批通讯员,接受了报社专访。
红色传承 丰富思政教育“故事库”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献资料、一个个动人的党史故事,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最好的爱党爱国教育。何莉作为渝中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思想道德教育团成员,每年到中小学、街道社区开展宣讲报告20余次,受益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她精心编纂的《渝中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读本》,是辖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的重要资料。
为使宣讲报告更具吸引力,她多方收集资料和图片,编写了《战时首都与重庆的路》《黎明前倒下的战士》《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红色特工”》《发生在鹅岭正街的故事》等党史、重庆地方史故事近20个,不断丰富革命传统教育“故事库”。
为了让讲座课堂“活”起来,七十多岁的她还自学课件制作及多媒体应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亲自制作了PPT配合宣讲,采用互动提问、情景朗诵等方式,通过鲜活的事例、形象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她带着孩子们体验“行走的思政课”,走进红岩村、周公馆、重庆人民大礼堂,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深切体会革命先烈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恪守信念、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播撒红色信仰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文聚力 传递党的“好声音”
“党教育培养我一辈子,我要为党奉献一辈子”,作为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何莉心心念念的大事。
2014年,渝中区委老干部局在互联网开辟老同志正能量发声阵地——“渝中文学”新浪博客,何莉和一批擅长文学写作的老同志,仅5年时间就发布文章1000余篇,浏览点赞达18万人次。2020年,为主动适应便捷阅读需求,她提议,文章发布平台从“博客”转到“美篇”,更多人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看、听老同志的“好声音”。近4年来,“渝中文学”美篇出了393期,围绕“我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新成就”“我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新成就”“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等专题,大力讴歌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展示离退休干部良好精神面貌,发表图文视频作品3630篇,访问量高达58.8万人次。
何莉伏案工作多年,随着年龄增长,她患上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也逐渐明显,但心脏安了3个支架的她,一天也“闲不住”——坚持在区机关老体协发挥余热,每年组织30余家会员单位,服务800余名老同志会员参加市、区各类文体比赛,助力引导全区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乐享幸福生活。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她获得了全区离退休干部“最佳奉献奖”,那一刻的何莉,笑得很开心。
责任编辑: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