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四大创新 展现沙坪坝大区作为-华龙网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四大创新 展现沙坪坝大区作为

2024-07-09 20:23:14 来源: 新重庆-重庆晨报 听新闻

7月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沙坪坝专场)。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谈到,沙坪坝区紧扣市委赋予沙坪坝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阵地,争当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争当创新驱动排头兵、内陆开放领头雁”这一目标定位,系统重塑创新驱动开放引领新优势,努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当中扛起沙区的担当、体现大区的作为。

唯有创新发展,才能破难前行。沙坪坝区以创新驱动为主轴,以重大改革为动力,坚持创新赋能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枢纽、加强创新服务助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量、推进创新资源转化成新质生产力、紧抓创新治理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创新赋能 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枢纽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6月18日,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陆联运,一批产自文莱的黑虎虾、龙虾通过全程温控的原箱方式运抵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重庆铁路口岸,面向西南市场销售。本次进口,不仅是重庆铁路口岸获批以来首次进口冻水产,更是文莱冻水产在我国内陆首次进口。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按同等品质比较,本批冻水产较同期市场售价便宜近30%。而在此之前,巴西牛肉、白俄罗斯鸡爪都已经通过重庆铁路口岸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以本次进口为契机,“智慧地产+全球生鲜产销+仓配保供+跨境贸易+多元服务”创新模式正式上线。

位于沙坪坝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践行内陆开放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是中欧班列始发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2024年1-5月,园区开行跨境班列超2200班,班列数量、运能、货值三项核心指标均全市第一。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韩超向记者介绍说,园区多项创新举措取得亮眼成绩。

在全球首创铁路提单信用证结算模式。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联合班列公司、货代、外贸企业,与工商银行反复磋商,最终建立了各方认可的标准服务体系,开具了全球第一单铁路提单信用证,使得铁路提单与海运提单一样具备金融属性,有效解决了企业国际结算、融资的难题。这个案例也被选入全国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已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具超6500份铁路提单,运输货值超50亿元。

积极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构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次委托、一次保险、一次结算、一条龙作业、一票到底”服务机制,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一单制”标准化应用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结算凭证。截至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签发“一单制”提单超8000单。其创新搭建“陆海链”区块链数字提单平台,已实现区块链数字提单签发常态化。创新探索跨境集装箱车架应用模式,让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只能装两台汽车提高到可以装三到四台汽车,单车的物流成本降低了近50%。这一创新荣获“2023年汽车物流行业优秀创新案例”。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2024年4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目前正抓紧建设,确保2025年3月建成。在第六届西洽会上,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签约了装备制造、整车产业、保税物流类、冷链、跨境电商5大类22家企业,预计签约投运后年保税进出口值可达120亿元。

区委书记唐小平介绍,接下来,沙坪坝区将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探索铁路货运量大从优等机制,大力推进数字通道建设,打造更多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等新场景,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创新服务 助推先进制造业提质增量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总装车间一片繁忙

7月2日,“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采访团来到赛力斯汽车凤凰智慧工厂,这里主要生产AITO问界新M7,工厂里一片繁忙,机械臂上下翻飞。总经理李兴旺告诉记者,由于订单较多,工厂的智能化程度相当高,依托物联网、5G、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及质量管理体系。“我们有约600个自动检测点、70余个AI监测点以及约3000项先期质量问题拦截,让生产过程不遗漏缺陷,保障整车高品质下线。”

沙坪坝区经信委副主任张婧对记者介绍,沙坪坝区采取了多项创新服务,助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量。一是服务“链主”,做大做强产业链。着力打造“链主+优质配套”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推动以赛力斯为链主的核心网状产业结构加速形成,已引进汽车链上的宁波拓普、广东文灿、河北立中、江苏博俊等重点项目,实现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压铸”的产业链布局。二是推动赛力斯配套企业实施智改、技改、数改,力争入园企业100%建成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大幅提升赛力斯零部件生产品质。今年1-5月,全区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427%。三是围绕“链主型”“龙头型”企业招引“左右将军”,一切聚焦“多打粮食”,瞄准赛力斯产业链全景图,积极引进汇川技术、三花智控等核心配套供应商。服务保障拓普、文灿等核心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有效提升赛力斯本地配套的效率和稳定性。

针对落地青凤科创城的企业相关创新服务,重庆共享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坤举了一个例子,快联汽车落地青凤科创城,园区提供“专班式”企业服务,通过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多证联发,以“一站式、零等待”节省沟通时间成本,仅5个工作日就完成拿地到开工前所有审批手续办理,成为重庆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和建设便捷度。

沙坪坝区副区长凌健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沙坪坝如何当好企业的“服务专员”,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注重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打好服务“组合拳”。通过“招引落服”一体推进,全力保障企业在沙坪坝区“根子扎得稳,事业做得大”。二是创新政务服务举措。沙坪坝区在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行延时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办事的时间困扰。还搭建了全市首个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服务监管,目前这个应用已经在全市推广。三是提升法治保障能力。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出打造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出台并实施了多项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消除创新企业的核心焦虑。

创新生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重庆超智体科技公司打造的AI主播正在美团上卖货

位于重庆大学A区东侧的创客港•未来科技园,集聚了重庆大学等高校创新创业资源,聚焦生物医药、数字软件、新型材料、智能建造等产业方向,是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保障的未来产业孵化基地。

在未来科技园里,记者看到多家科技类创业公司。在一家专门做AI技术的重庆超智体科技公司,墙上挂着十几个小屏幕,上面各种主播正在聊天。而这些主播竟然都是AI人物,是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打造的一个个数字人,这些数字人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商直播、名人复刻、私人助理甚至去世亲人再现。公司CEO齐文威介绍说,现在我们在淘宝上看到的一些24小时都在介绍、推销商品的主播,很多是AI人物。“你只需要为主播拍一段5分钟的视频,然后把商品介绍的文本给我们,经过约8个小时的训练,就能让他成为一个永不停歇,可以一直推销商品的主播。”齐文威介绍说,这个虚拟主播不仅仅是介绍商品,通过大模型,还可以回答顾客的各种跟商品无关的问题,外形上跟真人主播没什么区别,但比真人主播知识面更广。“请两个真人主播,一年费用最少也要十多二十万,用AI主播,从我们公司的价格看,每年费用也就是几百元到三四千元。”

沙坪坝区区长肖庆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沙坪坝区的创新工作情况。第一是抓平台。沙坪坝区高校周边布局建设了面积超30万方的“未来科技园、数字软件园、生命科技园、医疗器械园”,让老师、学生走出校门十分钟就可以找到适合创新创业的场地。第二是抓转化。在全市率先启动建设“概念验证中心”,设立了2000万元的验证资金池,组建专业团队,为成果示范验证和商业化提供全链条服务。目前已有60余项成果进入“训练营”,今年起逐步实现转化,预计转化成功率将提升60%以上。第三是抓主体。建立了从“厂门”到“校门”的直通车制度,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谋求成果与产业的“聚合反应”。目前,已促成赛力斯、重庆水泵厂等企业与重庆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赛力斯等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占比达到了12%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增长64%,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312家、增长87%,完成率排在主城都市区第1。

创新治理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多个部门联合工作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沙坪坝区如何破题?在位于磁器口的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厅,记者看到了一个超大屏幕和一个庞大的系统。沙坪坝依托这个“城市大脑”,探索以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增强实战实效能力。今年以来,该中心已累计处置各类问题9万多件,绝大部分事件能够通过系统智能分拨到责任单位,办结率在98%以上。

“因紧邻嘉陵江,每年汛期,水位就成为磁器口商户和居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去年我们投用了‘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通过对上游雨情和水位数据的及时感知,可提前2-3天获取和发布嘉陵江涨水预警。”区治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知天•沙坪坝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连通了嘉陵江流域陕甘川渝2800多个自动气象站,32个水文站,四省市联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实现嘉陵江全流域雨水情实时监测。“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多大,洪峰什么时候到,水会涨到什么位置,在系统上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区气象局副局长龙显琼告诉记者。预判了受灾情况,怎么来进行应对?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熊春蓉告诉记者,该系统通过对嘉陵江沙坪坝段17.68公里、沿江9个街道,9000余栋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可以精准划定受灾范围,这些数据会推送到市区街道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及时智能分拔任务到相关部门和镇街基层应急责任人,做好协同配合。“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防汛救灾场景,自动生成救灾预案,我们相应的行业部门、镇街、社区网格员,根据这个应急救灾预案,就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

不仅仅是防汛,在企业安全生产上,沙坪坝区也开发了数字工贸安全系统。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涉及重大安全风险的企业,都安装了感知设备,一旦毒害气体浓度、异常高温等数值超过警戒阈值,系统将自动报警,为控制和消除事故风险争取出时间。该系统的首批使用者、重庆绘奥机电有限公司生产部长徐兴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系统高度评价,“现在只要10多分钟就能完成以前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隐患排查工作,而且系统有自动推送的专业安全标准做指导,就像有安全专家在陪同检查,安全生产自查管理效率提升两倍以上。”据悉,目前这一系统已入选应急管理部典型案例,相关运行实践经验正在全国交流分享。

据沙坪坝区副区长凌健介绍,在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中,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启用新版驾驶舱。在提升感知能力方面,目前已经接入了41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和3万余个视频监控,全面监测和感知城市的空间状态,初步构建起城市生命体征“一张图”。在构建智治新格局方面,沙坪坝区在22个镇街161个村社区,建立了1445个网格,整合水电气、医教警这些网格力量,引导物管人员、外卖小哥等热心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利用“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市、区、镇街、基层网格跨级贯通,努力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