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问鼎中国杂技最高奖 探寻《天女散花》的“金奖之路”
2024-07-10 22:54:2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王景行)“我们成功了!重庆杂技了不起!”78岁的周昌容是重庆杂技艺术团资深魔术老师,获奖后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日前,重庆原创魔术作品《天女散花》在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中,以排名第一的最好成绩,摘得本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这也是重庆杂技艺术团自2018年以来第四次夺得“金菊”桂冠。7月10日,记者采访了《天女散花》主创团队,探寻作品的“金奖之路”。
以大漠敦煌为主题 镌刻流传千年的灿烂文化
《天女散花》以大漠敦煌为主题,以魔术空手出花为创作核心,作品中的“飞天神女”形象圣洁而美好,温婉娴静中亦充满力量,通过“变花、洒花、散花”以及“变蝴蝶”等元素展现出林中之花蓬勃盎然的生机与蝶舞翻飞的画面,配合全新创作的独具灵性和生命力的音乐,再搭配独具敦煌飞天壁画特色的服饰与梦幻斑斓的“云间”舞台,给观众宛如缥缈仙境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天女散花》立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愿景化为“飞天神女”与花朵,同时以古喻今彰显现代人们的独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如何将“飞天神女”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形象融合到魔术作品中?《天女散花》导演林晨带领团队进行了创作构思,“我们将魔术、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在展现魔术奇妙的同时,赋予其飞天神女的人物形象,通过变花、洒花、散花的表现形式,寓意将美好的事物与之分享,传递着爱与温暖,从而让这门集合了魔术奇幻定论,漂浮、消失、转移等多项综合性舞台艺术更加精妙绝伦,实现了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和谐统一。”
这是魔术创作上的一次成功创新。
无数次打磨修改 汗水与心血的浇灌
“金奖”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
现已78岁的周昌容是重庆杂技艺术团资深魔术老师。40年前,她曾表演的变花魔术技惊四座。为了《天女散花》更好地呈现,她担当了为演员指导的重要角色,传授自己的经验。
五颜六色的纸花是《天女散花》最重要的魔术道具。整个作品在表演中散落了400余朵纸花,大部分都是由周昌容亲手制作。采访现场,周昌容边展示魔术道具边介绍,“传统的纸花魔术道具大多数是长方形弹片式的,形态上不够饱满真实。我们这次采用了圆形的纸花魔术道具,但这样的圆形纸花制作耗时耗力。”为了制作出更好的圆形纸花,周昌容亲自去市场选购道具,然后制作加工。在她的巧手下,五彩缤纷的纸花成为了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以来,除了春节休息了两天,周昌容每天都在杂技团帮助演员训练、制作魔术道具,已经78岁高龄的她经常还跟着年轻演员熬夜。周昌容说,“所有人都为了这部作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更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老一辈艺术家的奉献精神同样激励着青年演员。
焦露蓉是《天女散花》的主演,这位曾在IBM国际魔术大赛获得金牌、金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的青年魔术演员在这次表演中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为更好地呈现舞台效果,《天女散花》在表演中加入了一段原地连续旋转十几圈的舞蹈动作。为了练好这个动作,并且保证转完之后不出现晕眩影响表演,焦露蓉按照原地连续旋转五十圈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个标准对于专业舞蹈演员都是不小的难度,不是专业舞蹈演员的她却坚持完成了下来。“我记得最开始练习的时候,每次转完后感觉天旋地转,恶心想吐。吐完了,就接着练。”
正是焦露蓉的刻苦训练,舞台上,她精湛的技艺、动人的表演打动了现场观众和评委。
融入新理念新方式 拓宽杂技未来之路
金菊奖的角逐,不仅是节目的编排、演员的表演,更是视觉、音乐效果等技术层面的比拼。
《天女散花》从去年3月开始筹划,作品反复打磨,不断调整舞美设计,策划实施了数套舞台灯光、道具及服装方案,以此提升节目整体文化内涵及艺术水准。
重庆杂技艺术团技术总监李杰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不停地否定自己,不破不立。“因为作为一名技术总监,总是希望把最好的舞美效果展现出来。刚想到一个好的呈现创意,过了一段时间又觉得不够好,就不停推翻自己以前的设想,想出一个比之前更好的呈现方式,这个否定自己的过程挺难的。”
宽度1.5米、高6.5米的“水幕”效果;一瞬间出现上千只“蝴蝶”和“花瓣”道具漂浮空中;“底层厚、中间不变,上层漂浮”的三层烟雾效果……在李杰的反复“破”与“立”中,《天女散花》实现了诸多技术层面的创新突破,展现了独一无二的舞美效果。
李杰认为,重庆杂技艺术团的理念是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杂技艺术团推出的富有重庆特色的魔幻大秀《极限快乐2》还是本次获奖的魔术作品《天女散花》,代表的都是杂技的新时代创新。用杂技艺术手段书写新篇章,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不但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好,从而让古老的杂技艺术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光彩。”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李杰告诉记者,未来,《天女散花》还将继续打磨完善,期待后续能代表重庆走向国际的舞台。
责任编辑:陈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