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守护文化根脉 传承千年技艺”云观展邀您观看

2024-07-11

6月20日至7月21日, 2024年文化遗产宣传月永川非遗“守护文化根脉 传承千年技艺”展览在永川博物馆临展厅举行。本次展览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千年技艺”为主题,精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千佛泰宝屏”1件(图片展),永川非遗项目7项,进行展示。其中,市级非遗3项:“艺庐微刻”、“三峡蝶画”、“艺香剪纸”,区级非遗3项:“根雕技艺”、“宋代‘涂山窑、清溪窑’复烧技艺”、“李氏刻瓷”,旨在通过实物的展示增强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重视。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永川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与传承。

复烧技艺

重庆涂山窑、清溪窑为两宋时期川渝地区重要窑口。其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皆属于较高技术水平。涂山窑其黑釉产品乌黑亮丽,兔毫釉条达流畅,蓝色油滴釉更是同类产品中的精品,其发色与全国其他窑口皆有差异,可谓独树一帜。其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4点:1.选矿;2.炼泥;3.成型工艺;4.烧造工艺。造型方面,坚持全手工制作,在传承宋代经典器型的同时,不断改良和研发新造型器物,其实用性强,兼具美观。

李氏刻瓷

刻瓷艺术,以瓷为“纸”,以刀代“笔”,集书法、绘画、诗词、碑帖、篆刻及镌刻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李氏刻瓷,源于上世纪初,其制作工艺是在烧成后的瓷器釉面上雕刻,使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刀具,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鸟、鱼虫、动物、肖像及书法等各类题材的作品,并根据不同的釉色和不同工艺敷色或不敷色而显形的一种雕刻艺术。作品拙中藏巧,镂、凿淋漓尽致,图像生动,栩栩如生,自然崩裂,形成一系列完美而又精细的刻瓷作品,具有“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味”又有“笔墨韵”的艺术效果。

三峡蝶画

“三峡蝶画”以“创意新,工艺精”的六字方针作为指导蝶画生产的行为准则,巧夺天工的利用蝶的纹理特点,使之与翅画造型结构相吻合,看上去片片蝶翅似有丝绒感,翅画厚薄紧密,繁而不乱,一旦置于亮处,光彩耀眼。蝶翅排列疏密有致,色彩对比丰富多彩,远看似墨写意,近看如工笔传神,寓统一于变化之中,妙趣横生的吸取中国画的特点,还对西方油画的表现技法嫁接到蝶画的风景和人物画中进行可贵的探索。所表现的人物、山水、花鸟和动物等栩栩如生,处处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憾,观者皆佳评如潮,叹为观止。

根雕技艺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身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 、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强调“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即在创作中,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艺香剪纸

永川区剪纸艺术渊远流长,是永川盆地东南部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艺香剪纸内容十分丰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作品大概有这么十二类:花卉类、飞蝶瑞鸟家禽类、福寿、婚庆类、生命与生殖崇拜类、生殖树与人类图腾符号类、鱼戏莲花类、鹿鹤同春类、柳树燕鹤凤鸟类,吉祥图案类、民俗传统类、老虎、狮子类、现实生活题材类。

微雕艺术

刘声道的微雕技艺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绝伦的技巧,能够在微小的材质上展现出细腻的雕刻和深邃的意境。他的作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创意独特,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完美融合。他注重选材,确保每件作品都达到极致的精细度。刘声道的微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了微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棕编技艺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旧时的蓑衣、草鞋都常出现它的身影。在过去,这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的传统手工技艺,曾被赞为流传千年的“指尖非遗”。平凡苍翠的棕榈叶一折一叠,一弯一绕便能幻化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千姿百态。棕编选材较精,需采集嫩棕叶,用排针将叶划割成细棕丝,搓成棕绳,经硫磺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制成洁白、柔软的材料备用,或将部分棕丝染色备用。人们多在春秋季生产提包等,夏季生产鞋、帽等。品种主要有鞋、扇、包、帽、垫、盒、玩具等类。

此次展览由重庆市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永川博物馆、永川区文化艺术馆、永川区美术馆承办,永川堃航博物馆、永川蕴宝博物馆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