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在重庆罗森、7-11等便利店
以及永辉、盒马等超市
都能找到各种品牌的冰杯
所谓冰杯
是指一次性带盖的密封塑料杯
里面装满可食用冰块
撕开密封即可食用
记者随机走访多家店看到
冰杯配料表简单到只有水
一个160克的冰杯
售价多在3元或3.5元
在大竹林街道金科乐方旁的罗森店
冰杯占据冰柜近两排位置
店员称
最近一天可以卖出四五十杯
冰杯的销量和天气息息相关
大学城熙街一家7-11便利店
店员表示,天气炎热时
一天能卖二三十杯
年轻人买冰杯的最大乐趣
是可以DIY各类冰饮
网友纷纷晒出各种DIY分享帖
各种饮料+冰杯
绝对是炎炎夏日好“搭子”
气泡水、果汁、咖啡等随意搭配
调制冷饮能变幻出万千组合
为何冰杯会畅销
有人一语道破其最大的卖点——
炎炎夏日只需一个冰杯
任何饮料秒变冰品
快捷消暑的体验感绝了
而且用完之后不用洗杯子
实用、方便,时尚感十足
00后的小罗告诉记者
他经常购买冰杯来调酒
把酒倒进冰杯里摇晃冰块那一刻
塑料杯仿佛变成了香槟杯
这于他而言
是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情绪价值的满足
为了一口冰
这届年轻人燃起买单的冲动
不少商家纷纷入局
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盒马等
都卖起自家冰杯
蜜雪冰城的“雪王冰杯”
一杯660毫升
售价仅为1元
上线不到10天
就有网友称门店买不到
蜜雪冰城也因此发文道歉称
因部分时段需求过大
出现冰块临时供应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商家决定根据实际情况
协调就近门店或区域调运冰块
美团闪购、奥纬咨询联合发布的
《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
白皮书》显示
超过40%的消费者
希望酒水、饮料、乳制品
能在冰镇状态下食用
预计2026年
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
将实现超过四倍增长
有望突破630亿元
重庆工商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
莫远明认为
冰杯因便捷适用备受消费者
尤其是年轻人青睐
各种DIY丰富了消费新业态和新场景
使冰杯成为清凉经济中的一道风景
市场前景看好
众多企业布局冰杯
将引发鲶鱼效应
促使企业在竞争中改进产品和服务
比如在品类上推陈出新
价格上更亲民等
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冰杯的火爆,供需两旺
也将促使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
建议冰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明晰定位
实现差别化错位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
对食用冰生产和销售的监管
确保食用冰的质量和安全
年轻人消暑逃不过一口冰的诱惑
但吃冰消暑应注意哪些问题
记者采访到两位医生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李晓萍提醒
DIY自创花式冰饮需有度
过度食冰饮
反而可能导致中暑
这是因为
大量饮冰会致体内内脏冷感受器兴奋
经过感受器反馈使皮肤上的汗毛孔关闭
不利于身体排汗
身体的散热功能受到影响
反而容易中暑
过度饮用冰饮
还可能刺激消化功能
发生胃肠痉挛等
李晓萍建议
冷饮爱好者们
最好在饭后或运动后适量饮用
减少冰对身体的刺激
此外,在享受冰饮带来的清凉时
要关注身体状况与需求
空腹时不宜饮用冰,对肠胃刺激较大
肠胃虚弱、体寒之人
经期的女孩、孕妇
以及患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
也建议尽量少食冷饮
全国名中医、重庆中医药学院中医学院院长刘华宝也提醒
从中医角度看
夏季酷暑本身就会损伤人体阳气
吃冰太多会导致人体阳气进一步损伤
也容易导致一些胃肠疾病
他提醒年轻人
吃冰一定要适可而止
常温状态下稍微偏凉即可
不宜过度寒凉
吃冰时要小口慢咽
不要吃得太急或一次吃太多
华龙网记者 刘艳 连肖 实习生 廖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