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一‘綦’向未来”三下乡活动顺利举行
2024-07-19 09:06:00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听新闻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组织了“法韵古今传,一綦向未来”三下乡系列活动,于7月13日圆满结束。团队成员走入重庆綦江,探寻其法治成果中蕴含的中华智慧,感悟其文化成果中蕴藏的中华文脉。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本科2022级一“綦”向未来“三下乡”实践团队立足于重庆市綦江区“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取得的各项成果,走进当地的政法机关和学校,通过座谈会、法治宣讲、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华文化融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促进綦江区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特色化、多元化、有效化。
寻访基地
读懂“教育”与“预防”结合
7月11日清晨,“三下乡”实践团队从渝北区出发,前往“莎姐•云翔综合教育观护基地”参观学习。綦江区心连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税雪梅主任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有数年,是众多“莎姐”中的一员。她向实践团队介绍,在政府和部门的协力建设下,“莎姐•云翔综合教育观护基地”通过军事国防教育、中医文化体验、传统手工制作等多种活动,以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指导,预防青少年步入歧途。实践团队同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基地的工作计划,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在“莎姐•云翔综合教育观护基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探访公检
体会“惩戒”与“关怀”并重
随后,“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綦江区人民检察院和綦江区公安局,以座谈会的形式和检察官、警官展开交流学习。綦江区人民检察院张婷检察官是众多“莎姐”检察官中的一员,在与实践团队交流的过程中,她多次强调,綦江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相关刑事案件时,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法律中融入温情,平衡惩戒与保护两大目标。
7月11日下午,綦江区公安局组织召开座谈会,实践团队成员就前期调研过程中遇到的犯罪记录封存等疑问,向警官们请教,警官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对问题进行了回应。被称为“枫桥式派出所”的文龙派出所注重“化前端,治未病”,通过加强夜间巡逻防控、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严格行业场所管控等多项举措,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发生,将相关社会问题“化之在前”。
走近青少年
宣传“法治”与“德行”兼修
7月12日,“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了綦江区南州中学,以中华法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伊始,宣讲团从诚信、友善、和谐等中华优秀品质为切入点,向南州中学的同学们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现状。在随后的活动环节中,实践团队既宣传了“法治”重要性,又呼吁南州中学的同学们“养浩然之气”,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青年。
随后,“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了綦江村委会,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祝福。在活动的筹备阶段,实践团队面向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同学收集了手绘明信片、手工小礼品和大量书籍,旨在向綦江的留守儿童们传递温暖。本次活动还增添了文艺汇演活动,在实践团队成员的歌声和舞蹈中,小朋友们也翩翩起舞,与实践团队的成员携手走上舞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相关新闻:
画笔起承 绘世芳
一版一画 綦彩共绘
7月13日,一“綦”向未来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陈露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重庆市綦江农民版画院进行参观学习。
进入展馆,宣传设计负责人、讲解员翁雨蝶向大家介绍了綦江版画以及綦江农民版画院的基本情况。綦江版画在构图上追求饱满与和谐,通过虚实、疏密、动静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其次,在用色上,綦江版画大胆采用明快而艳丽的色彩,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綦江版画还广泛吸收了我国蓝印花布、扎染、蜡染、木雕、石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的古老技术,使得其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綦江农民版画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展出作品的质量,定期更换并且积极寻求外部交流,在自主创作和引进学习中,不断发展。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扩大綦江版画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版画院还会定期举办公益活动,让小朋友们进行体验、教学。
随后,团队集体参观了綦江版画工作室,綦江区美术馆副馆长黄袁媛向大家展示了版画的具体制作过程,并邀请多位同学参与体验。活动后她分享道:“版画是一种表现形式很多样的艺术。它很开放也很专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群体参与进来。对于大学生群体,期待大家多多了解、多多宣传,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来助力包括版画在内的各种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