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平湖大地丰收新图景-华龙网

喜看平湖大地丰收新图景

2024-07-28 06:30:53 来源: 万州时报 听新闻

甘薯成串,破土而出。记者 应凤林 摄
甘薯成串,破土而出。记者 应凤林 摄

亩产1659.5公斤

科技“兴薯”实现“一年双收”

7月24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万州综合试验站组织专家组,对“二季鲜食甘薯增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进行田间测产。经现场测收,二季鲜食甘薯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核心区万薯21号头季鲜薯亩产1290.7公斤,商品薯率93.7%;按照7月鲜食甘薯市场单价4.00元/公斤折算,示范区万薯21号平均亩效益4839元。示范区烟薯25头季鲜薯亩产1659.5公斤,商品薯率94.9%;按照商品薯市场单价4.00元/公斤折算,示范区烟薯25平均亩效益6301元。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示范区通过二季鲜食甘薯增产增效技术示范的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据了解,二季鲜食甘薯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核心区的甘薯,在种植期间通过提早电热温床育苗、机械起垄、精准施肥、头季错峰早植、二季保质稳产等技术手段,在单季夏薯基础上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增质增效明显。

万州,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尤其山地、丘陵岗地面积广,适宜种植甘薯。但长期以来,甘薯多为“一年一收”,产量难以保证,品质良莠不齐。

“以前这里种植的甘薯,个头非常大,一个就有几斤重,很难适应现在市场对小型鲜食甘薯的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万州站站长张兴端研究员说,不仅如此,各地甘薯多为秋季上市,竞争激烈,农民收益不明显。

作为当地传统产业,甘薯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为支撑万州甘薯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三峡农科院在万州等地广泛推广甘薯新品种、栽培新技术,不仅推动当地甘薯种植实现“一年双收”,还使得甘薯产量和品质得到“双提升”。

张兴端长期“扎根”万州,见证了当地甘薯产业的“蜕变”。他说,“现在种植的‘双季甘薯’品种万薯21号、烟薯25相比传统甘薯,具有早膨大、早糖特性,个头适中的特点,方便人们鲜食。”

近年来,重庆三峡农科院把保障粮食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开展,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集成推广一批高质高效技术,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业丰产丰收。

漫山青辣椒,村民采摘忙。记者 应凤林 摄
漫山青辣椒,村民采摘忙。记者 应凤林 摄

亩产1500公斤以上

订单辣椒鼓起村民腰包

眼下,万州中高山地区的订单辣椒迎来采摘季,产销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让采购商、种植业主和广大农户利益共享,为辣椒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恒合土家族乡种植基地,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辣椒等订单蔬菜,准备销往江苏、杭州等地市场。

“这是我们引进的贵州辣椒品种‘毕辣三号’,产量不错。”枫木村辣椒基地负责人向华扒开辣椒丛,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树长势旺盛,一串串辣椒色泽饱满。

有着多年辣椒种植经验的向华,拥有自己的辣椒加工厂和销售渠道。去年,他和万州的辣椒种植业主高清在万州中高山地区试种,产量和抗性优势突出。今年2月,他们在恒合土家族乡枫木村发展辣椒基地240亩,进入采摘季,辣椒长势良好,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

高清说,“毕辣三号”生长期比较长,从6月可以采摘到11月。“目前采摘的青椒直接销往市场,后期辣椒变红,然后通过工厂加工和市场鲜销的模式进行销售。远的销往江苏、杭州,近一点的销往湖南长沙,行情较好。”

枫木村平均海拔1千米,十分适宜发展高山蔬菜。辣椒基地的良好开局,填补了村里的产业空白,带动了村民增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今年,万州区依托蔬菜产销龙头企业,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生产模式,通过示范基地引领,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在恒合、孙家、甘宁等镇乡的中高山区域发展订单辣椒1500余亩,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黄灿灿的玉米棒煞是喜人。记者 应凤林 摄
黄灿灿的玉米棒煞是喜人。记者 应凤林 摄

亩产500公斤以上

复合种植实现“一地双收”

眼下正是玉米成熟的时节,在甘宁镇中屯村,连片100余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玉米迎来丰收。日前,由三峡农科院农技专家和国家统计局万州调查队统计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小组对示范片玉米进行田间测产验收。

在现场,专家组严格按照测产要求,按照高中低产地块分类,每类随机取样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实割实测,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产量。经过实地测距、现场采收、脱粒、鲜籽粒称重等环节,专家组得到初步计算结果:示范片玉米亩产在500公斤以上,高于本地区玉米单产水平。

今年是万州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三年,通过“2行玉米+3行大豆”套作等模式,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该示范片落实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三个核心技术,一是选择品种,采用市里主推的玉米品种渝单59搭配大豆品种南豆12;二是扩间增光,玉米带和大豆带间距60公分;三是合理密植,玉米每亩3200株以上,大豆每亩7000株以上。采用生物降解膜全覆盖控草,不打除草剂,使用玉米缓释肥一道清,减少施肥环节,节本增效。”万州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农艺师熊江介绍。

记者 应凤林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