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9.48亿元

2024-07-31 06:00:01 来源: 华龙网

1111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华龙网讯(陈雨)7月30日,记者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获悉,截至6月底,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9.48亿元、占总投资的83.29%。其中,圣中调蓄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可望年内下闸蓄水。

据悉,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143.45亿元,总工期54个月,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中型调蓄水库1座、泵站20座、管道367公里、隧洞81公里。工程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配置格局,主要从长江和嘉陵江提水,通过管线连接,构成两江水源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重庆骨干水网。

在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过程中,重庆积极探索采用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EPC总承包模式,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的统筹协调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首次在我市水利工程中引入“环保管家”服务,扎实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工地”建设,临江加压站被水利部称为“水不乱流,泥不乱跑”的水土保持优秀典范。

在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初期,为早日缓解江津区、璧山区供水压力,仅耗时6个月就完成了项目审批并建成投用日供水能力达30万立方米、长江中上游最大规模的临时取水趸船,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提供“双水源”保障,应急解决了工程建设过渡期璧山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及江津北部地区7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市首个全生命周期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水利工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为依托,构建了集智慧设计、智慧建管、智慧运维于一体的智慧水利系统,做到业务全覆盖、要素全管理、过程全记录,为工程建设管理赋能增效,实现了数字孪生工程与实体工程同步运行。经中国水利学会专家评审认定,工程智能动态协同设计和EPC管理全过程数字化管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渝西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成效获水利部通报表扬。

渝西工程金刚沱泵站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水源泵站,为破解最优效率制约问题,设计团队同国内水力机械龙头企业哈尔滨电机厂合作,自主研发了中低扬程大流量离心泵叶轮模型,其转轮最优效率达91.3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