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圆桌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华龙网

重报圆桌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2024-07-31 10:14:24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主持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受访嘉宾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 冉华章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院长 朱军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焦兴涛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方旭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决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重庆如何推动改革落实落细,扎实推进政治立魂、精神立德、人文立城、文艺立品、创新立业、变革立制,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文化力量?本报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进行了探讨。

增强文化自信 擦亮重庆文化名片

自信才能自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其中,中华文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基础。”冉华章表示,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山养豪俊、文采竞风流。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新时代重庆文化标识,擦亮重庆文化名片。

朱军表示,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城市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正大力实施红岩精神传承弘扬工程,助力重庆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以高质量建设红岩文化公园、持续推进“红色三岩”整体提升为示范引领,打造新重庆的红色文化新地标;以推动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中心更好运行为统揽,推动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统筹实施、一体推进等。

“艺术具有强大的共情和共识能力,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载体。”焦兴涛表示,我们要坚持兼容并包,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当代艺术的转化,用艺术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落地,扩大艺术开放互鉴传递文化自信;要坚持守正创新,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作品,传递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革命文化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江河万里,必有其源。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每一个红色基因,都是党的精神标识;每一条红色血脉,都是党的力量源泉。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弘扬革命文化,是题中之义。

在朱军看来,弘扬革命文化,首先要用好红色资源,可依托红岩革命旧址等重要革命文物设施,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市性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加大投入,打造一批高品质的革命文化主题展陈。同时,创新提供红色文化产品,形成红色文旅、红色文创、红色演艺系列品牌。

此外,还要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态势,构建全方位红岩文化传播矩阵,实施好分众化传播,打造网上红岩、手上红岩、视听红岩、身边红岩;以运行好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重庆红岩干部学院为关键,创新建好“红岩思政”教育联盟,加强党性教育、做优思政教育、做强公众教育,打造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育人大品牌;以运行“千秋红岩”数字应用为支撑,创建多元精彩的红岩革命文化传播路径。

“红岩精神是重庆这座英雄之城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最鲜明的文化底色。”方旭认为,弘扬革命文化,要用红岩精神为重庆这一人文之城“铸魂”,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城市建设共荣共生。

他建议,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红岩精神涵养新时代重庆人的精神面貌、道德境界和人文素养,让红岩精神融入城市文化血脉,涵养城市文明素质,塑造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独特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内在要求。

冉华章表示,重庆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各类文化艺术形式表达传递重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实施舞台艺术“渝韵”计划、美术“添彩”计划,打造“彰显时代气息、体现巴渝特色、展现新重庆新气象”的文化艺术产品。

培育人才队伍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的主体是人。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是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冉华章表示,近年来,我市实施了紧缺人才培养计划,选派多批次学员到上海戏剧学院、厦门大学等知名院校,进行为期1年的在校学习;实施了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出舞台艺术创作、表演、经营管理等方面优秀人才,按照“一人一策、精准高效”的原则,制定培养方案进行精准培养,使其逐步成为国家级的“名编、名导、名角、名家”;实施了文化名家扶持计划,设立专家工作室,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开展艺术传承、基础研究;实施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招收7—12周岁的川剧、京剧、杂技、芭蕾舞等学员,以全免费、订单式、包就业的方式,开展3至6年的培养,为艺术院团持续补充急需紧缺后备人才等,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健全人才培育工作机制,高效实施人才培养项目,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营造人才队伍建设浓厚氛围。

焦兴涛称,艺术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以塑造“大师”“大作”为目标导向,坚持原创第一,走进实践深处,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续写“出人才、出作品”的辉煌。

朱军认为,打造优秀革命文化人才队伍,要聚力从全市宣传、文旅、党史、社科、党校、高校、中小学培育选拔一批熟悉精通红岩文化的专家学者、教育力量,全力打造好红岩育人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加快建设全市红岩育人体系大师资库、资源共享库,持续实施好“导师扶苗”“青蓝工程”等人才行动计划,激活人才接续发展“蓄水池”。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要求。

冉华章表示,我市将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持续深化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提升文艺院团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推动国有博物馆“三权”分置(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改革试点,健全博物馆多元供给体系,打造博物馆消费新业态等,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聚力推动构建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高品质生活,持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累计建成图书馆分馆1771个、文化馆分馆1287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75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至760平方米,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率分别达90.7%、95%,位列全国第三、第二,进一步助推了创新创造活力的释放。

焦兴涛认为,在艺术领域,要把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因注入科技的创新实验之中,以科技的手段促进艺术作品的创造与艺术整体的嬗变,发挥“艺术+”的特色优势,推动艺科融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赵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