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要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华龙网

抓改革要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29 16:07:15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也赋予重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大课题和光荣使命。这些都对重庆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作为全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治理难题大、挑战多。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重庆样本,需要给出清晰有力的回答。

重庆的回答,是用数字赋能谋智治。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面对“大城智治”考题,重庆拿出了“1361”数字重庆体系架构,强调系统提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实战能力怎样体现?就体现在“七大板块”是否全上跑道、全面建设,“一件事”办理是否高效,多跨协同综合场景上有没有破题等等。

重庆的回答,是用“大综合一体化”谋共治。越是大城市,越需要共治。重庆聚焦综合治理实践,锚定“职能清晰、协同高效、安全有序、多元参与”的目标,持续深化城市微观治理的“一体化”改革,不断提升市、区县、镇街三级“一体化”治理水平。同时,鼓励吸引更多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深度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重庆的回答,是用韧性城市建设谋善治。作为超大城市,重庆地形复杂、山川纵横、桥隧密布,灾害发生频率高、城市运行风险种类多、风险防控难度大。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善治”的现实需要,能有效应对城市灾害风险、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完善韧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将风险想到前面,将功夫做到前面和实处细处,方能确保城市运行各类风险日常情况下高效管控、极端情况下安全可控。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世界性难题。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1361”架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和韧性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城市治理中的一个个难题,加快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