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为全面提升宫腔镜技术的规范化水平,有力推动妇科疾病的精准诊治,8月3日,由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主办、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承办的第二届重庆市宫腔镜规范化诊治大赛暨宫腔镜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技术培训暨“精诚仁爱八十载、崇学创新序华章”建院80周年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开幕式由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一科主任池余刚主持。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王鉴、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副会长谢荣凯分别发表致辞,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并对宫腔疾病规范化诊治的未来发展及宫腔镜技术的广泛推广寄予了深切期望。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易萍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胡建国教授以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池余刚教授等多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绝伦的学术讲座和技术分享。内容涵盖了最新的宫腔镜技术前沿进展、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及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等。
据悉,本届大赛紧紧围绕宫腔镜的操作规范、病例分析及新技术应用等关键方面展开。比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答题和病例分享两大环节,参赛选手历经了严格的选拔,充分展现了各自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临床经验。
在理论知识竞赛中,参赛选手展现出了对宫腔镜技术的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而在病例分享环节,选手们凭借娴熟精湛的技艺和精准无误的操作,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赞誉。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了一批在宫腔镜技术领域表现杰出的选手。其中,来自开州区人民医院的张淼勇夺本届大赛一等奖,来自万盛区人民医院的高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卢畅、巴南区人民医院的张瑜、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的安如泽、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梁小龙荣获二等奖。
第二届宫腔镜规范化诊治大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妇科医疗工作者搭建了一个无比珍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更为推动宫腔镜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宫腔镜技术是诊断宫内疾病的金标准,在宫内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在保护及修复女性生育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池余刚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比赛和培训,能为同行们解决在开展宫腔镜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并开创新的视野,将新技术带回当地造福患者,助力提升我市宫腔镜规范化操作水平。
据了解,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一科始建于1951年,形成了以诊疗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以宫腹腔镜、开腹、阴式手术等多样化为特色的院内专科。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8人,医生15名,专职科研人员4名,护士19名,正高级职称5名,副高级职称4名,医学博士1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后5名,在读博士6名。其中3位宫腔镜医师前往亚洲宫腔镜中心进修学习,1位宫腔镜医师前往德国汉堡大学附属医学研修,1位前往日本东京大学研修。2023年成功开展宫腔镜近1万台次,医院累计成功开展宫腔镜接近11万台次,目前为维拟学院重庆市宫腔镜培训中心,重庆市医师协会宫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西南青年宫腔镜学院,中法妇科腔镜合作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