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近五分之一脂肪肝患者都是“瘦人”?腰围超过这个标准就要警惕了

中国江苏网

2024-08-04 21:05:51

听新闻

如今,你或多或少地都听说过身边的亲戚、朋友患有“脂肪肝”,可一提到“脂肪肝”,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肥胖者的事情,与“瘦人”无关。果真是这样吗?实际上,很多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而且不占少数。新江苏传媒邀请江苏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脂肪肝中心团队着重围绕“瘦人脂肪肝”作科普指导。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将脂肪肝的肝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肝细胞内有大量脂肪堆积。人正常肝的脂质占3%-5%,这类脂质包括了磷脂、胆固醇、中性脂肪等,而当脂肪在肝脏细胞中堆积过多,超过肝脏湿重的5%时,即可被认为是脂肪肝。

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是脂肪肝形成的关键因素,如果肝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量少,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不会太大;如果肝细胞内堆积了太多脂肪,就可能对肝脏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就可能引起肝脏纤维增生,甚至是肝脏肿瘤。科学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罹患一系列疾病的风险更高,包括但不限于肝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炎症性肠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等,并且脂肪肝人群最终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为什么“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瘦人”往往更不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日常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甜食等高热量食物。且久坐运动少,体内脂肪含量多肌肉少,看着瘦其实胖。所以我们不应只关心体重,而不关心腰围。实际上,腰围反映了内脏脂肪的含量,有些“瘦人”体重不重,但腰围却较粗,内脏脂肪含量不低,也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腰围自测,关注自身脂肪肝风险。如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就要警惕腹部脂肪堆积造成脂肪肝。还有些瘦人曾经肥胖过,虽然体重下降,但肝脏脂肪变性和相关损伤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

有极个别“瘦人脂肪肝”是遗传易感的,如PNPLAS-3基因多态性改变可以引起脂肪肝,这种遗传造成的“瘦人脂肪肝”并不常见,其实多数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导致的“瘦人脂肪肝”。

“瘦人”得脂肪肝比例高吗?

全球大约40%的代谢性脂肪肝患者被定为非肥胖,接近五分之一群体为“瘦人”。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随着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增高,即使是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都正常的“瘦人”患病率也高达17.5%,甚至一部分瘦子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值得我们警惕。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胖瘦来判断是否患有脂肪肝。

“瘦人”得了脂肪肝也会变肝炎

“瘦人脂肪肝”往往在年轻人中间更为明显,并且在这些人当中,代谢紊乱的状况更为糟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低,腰围身高比更高、舒张压更高、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血尿素氮等水平更高。“瘦人”罹患脂肪肝也可能会出现肝脏炎症损伤,也就是脂肪性肝炎。如果不及时干预,也会发展成为超重、肥胖,同样也可能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进展性肝纤维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

吃得少就不会有脂肪肝吗?

很多人为了减重或者治疗脂肪肝,严格控制饮食,甚至苛刻的节食。饮食大多比较清淡,以蔬菜为主、肉吃得少,看似健康,但其实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导致营养不良。其实,当人体营养不良时,肝脏内不能合成载脂蛋白,脂肪的“搬运工”减少了,不能及时把肝脏中脂肪运输出去,会使脂肪在肝脏内堆积,也会形成脂肪肝。所以饮食上一定要讲究平衡,否则辛苦控制饮食,最后变成了“脂肪肝”。

“瘦人”还需要运动解决脂肪肝吗?

“瘦人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与肥胖者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一样的。改变生活方式是最有效的手段。“瘦人脂肪肝”患者体重下降只需要降低3%-5%,做到腰围减少,腰围身高比正常就可以了。通过减少腰围,肝脏脂肪含量也可能下降至正常,甚至可以完全消退。“瘦人脂肪肝”对加强运动的要求更高,因为“瘦人脂肪肝”患者在某种意义上因肌肉含量少,脂肪含量多,所以加强运动以提高肌肉含量可能更有意义,而且更强调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

通讯员 张舒 麻云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实习生 孟欣荣

责任编辑:薛传真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