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奥运之风刮过重庆 掀起了哪些“浪潮”?-华龙网

观察 | 奥运之风刮过重庆 掀起了哪些“浪潮”?

2024-08-12 06:00:0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国队夺冠后影院内激动的市民。受访者供图
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国队夺冠后影院内激动的市民。受访者供图

北京时间8月12日3时,2024巴黎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在本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屡创佳绩。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奥运会效应”并不只局限在体育领域,还全方位覆盖社交领域、文化领域、制造领域、消费领域等。

当这股奥运之风从巴黎吹到重庆,又给重庆人带来哪些新变化和新生活呢?

“运动健身风”

赛事燃起市民运动热情


 

看着运动员们在奥运赛场上挥洒汗水,你是否也按捺不住,想要追随奥运的脚步动起来?

近日,记者走访重庆中心城区的多家健身房、游泳馆和射箭馆,聚集了众多运动爱好者们的身影。

在渝北区一家健身房中,28岁的陈东正在“撸铁”。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他的偶像是中国队举重运动员李发彬。李发彬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了举重男子61公斤级比赛金牌。

“之前到处出差,有一段时间没来了。”陈东告诉记者,8月7日,看到偶像夺冠后,他第二天立即约了朋友一起锻炼,顺便聊聊比赛。

健身房内锻炼的市民。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记者从多家健身房获悉,今年暑期以来,前来咨询和健身的人数便有所增加,奥运会开幕后,人数更是增长明显。

“与上个月相比,日人流量多了7成左右,尤其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锻炼的特别多。”一位工作告诉记者。

8月9日晚,在渝北区桃源大道的一家游泳馆内,市民汪先生正带着儿子小豪游泳。

“我自己是游泳爱好者,所以经常拉着儿子一起来游泳锻炼。”汪先生告诉记者,以往,小豪并没有对游泳表现出太大兴趣,即使之前报名的游泳培训班,小豪也是上了几天就不想再去了。

然而,在今年奥运会上,小豪在看到潘展乐夺冠后,突然对游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想像他一样,游那么快。”小豪对爸爸说道。

“他现在积极性非常高,我给他报了一个长期的游泳班,打算让他坚持学一年。”汪先生说,奥运冠军的偶像效应,激发了小豪对体育的热情和喜爱。

小朋友在泳池里放松。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仅是游泳、羽毛球等热门运动备受热捧,奥运会也带动多个小众体育项目的兴起。

因为观看了奥运射箭比赛,家住两江新区的秦浩对射箭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看比赛时觉得特别有趣,就上网搜了一下,没想到家附近就有一家射箭俱乐部,于是团购了一份‘体验套餐’。”秦浩说,原本以为这项运动门槛很高,但在教练的指导下,他很快就掌握基本技巧。

专注、放松、解压,这是秦浩初次体验后的感受。“消费不贵,运动量适中,还能体验到竞技的快感。”秦浩表示,已经把射箭放入自己的运动清单。

根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体育运动的搜索量较6月同期增长180%,游泳、羽毛球、攀岩等项目成为消费者搜索最多的项目。在重庆,射箭馆的订单增速位居全国前五。

“影院观赛风”

沉浸式体验、氛围感拉满


 

“王楚钦雄起!”“漂亮,我们赢了!”8月9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金牌赛,由马龙、王楚钦、樊振东、梁靖崑组成的中国队以3:0击败瑞典队,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五连冠。

在观音桥苏宁影城,一声声加油声回荡在影院的5号厅中,与寻常观影的安静感大不相同。

影院内,粉丝带着应援牌前来观赛。华龙网记者 王旭睿 摄

据了解,这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首次在影院推出的观赛活动。

观众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入奥运会赛事的预约界面,从而获得影院赛事的排期,像购买电影票一样挑选喜欢的比赛和座位。

据中影发行的微博数据显示,巴黎奥运会开幕当天,有7000多人走进影院观看开幕式。7月30日的乒乓球混双决赛,更是有近2.5万观众走进影院,一同见证夺冠时刻。

记者在苏宁影城看到,比赛开始前1小时,工作人员便在观影厅中为每个座位摆放红旗,不少乒乓球迷更是提前到场,佩戴球员应援围巾,为中国队加油。

“平台设置的是10人预约便可开场,因为是全新尝试,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店长朱光辉告诉记者,第一次观赛活动是乒乓球混双半决赛,由于担心冷场,他们还特地进行了前期的广告宣传。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我们共上线了9场比赛可供预约,其中6场成功开场,都是乒乓球比赛,平均每场上座率能达到80%以上。”朱光辉说,不仅是他们影城,观音桥商圈还有3、4家影城也推出类似活动,并且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他看来,影院放映体育赛事,有望成为未来影院拓展业务的新方向。

目前,前往影院看比赛的以年轻人居多,影院巨幅的屏幕、立体声环绕等优点,都让观赛更有氛围感。

“没法到现场,在家里看感觉又没劲,于是决定和朋友来影院体验一下。”球迷张欣怡坦言,现场的氛围特别好,大家一起为中国运动员加油,一起为中国队赢球而欢呼鼓掌,感觉就像主场作战一样。

“健康饮食风”

有效但不能盲目借鉴奥运饮食


 

今年奥运期间,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饮食“小秘诀”频频登上热搜。“教练透露郑钦文一年365天吃鸡胸肉西蓝花”“全红禅几乎从不吃淀粉类食品”等话题,屡次引发网友热议。

家住江北区的小芮便是其中一员,她对运动员们的“食谱”特别感兴趣。“这几个月我都坚持运动锻炼,但感觉体重变化不是很明显。”小芮告诉记者,她在网络上搜索了许多运动员的采访,自己总结成食谱后便开始了尝试。

根据奥运冠军的饮食“小秘诀”,小芮整理的食谱。受访者供图
根据奥运冠军的饮食“小秘诀”,小芮整理的食谱。受访者供图

不吃零食、不喝饮料、少沾辣椒……几天下来,小芮的体重的确有所下降,也带动了身边几位好友一起参与。

“但感觉没有之前那么快乐了,好多想吃的都不能吃,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天。”小芮有些迷茫,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继续坚持。

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真的适合普通市民吗?为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邓鑫。

邓鑫表示,运动员的食谱,其实不太适合普通市民,在备赛或是训练期间,有的运动员需要长期保持超低的体脂率,饮食甚至可以用有些“极端”来形容,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最好不要完全借鉴运动员的饮食食谱。

“此外,高水平运动员一般都有营养师长期帮助,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饮食搭配方案,能够达到较好的营养摄入。”邓鑫说,而非专业运动人士的普通市民,如果盲目效仿运动员的饮食方案,可能会出现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的代谢问题,损害身体健康。

邓鑫表示,希望市民在关注运动员的详细食谱外,更多可以借鉴运动员们饮食自律,不食重油、重辣,一日三餐有规律等良好生活方式。同时,市民也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促进合理营养、改善健康状况为目的,明智而可行地选择食物、调整膳食。

华龙网 记者 王旭睿 董进/文

责任编辑: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