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模式
2024-08-13 06:00:00 来源: 看万州 听新闻
“这里变化太大了,不仅有养老护理员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护理服务专业得很,还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我们感觉晚年生活越来越幸福。”8月8日,走进重庆万州区甘宁镇养老服务中心,79岁的特困老人牟一彬感叹道。
从保障“吃穿住医葬”,到享受“身心俱康乐”,入住敬老院二十年,牟一彬老人见证了农村养老服务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话间,他拉着记者去看他的“家”。
眼前的庭院,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崭新的电梯、牢固的护栏、高挂的灯笼、繁盛的鲜花和绿植、随处可见的标语和彩绘,让人眼前一亮。老人们或坐在桂花树下聊天喝茶,或聚于娱乐室打扑克看电视,其乐融融、温馨和谐。
“每天饭菜换着花样吃,逢年过节活动不断,粽子月饼一样不少,关键是人多,热闹得很哦,一点都感觉不到孤独和无聊。”牟一彬眼里放着光,脸上洋溢着笑容。
巨变的背后,是重庆市万州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缺乏专业管理团队及养护人员等短板,探索实施“公建民营”模式取得的成效。
2019年,万州区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养老工作机制,在农村试点推广“公建民营”运营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出资修建养老机构,再将这些养老服务机构委托民营企业运营管理,借助民办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优质服务资源,为入住的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并在满足现有特困供养对象养老需求外,面向社会开放养老服务,招收农村社会老人入住,既实现了农村养老的专业化、品牌化,又增强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
当年,通过竞争性比选、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实地考察后,万州区结合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引进对口支援城市南京知名养老品牌——银杏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将辖区28家敬老院整体打包给他公司运营,探索农村养老的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经过五年探索实践,万州农村养老走出了一条既提高兜底保障的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水平,又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能力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擦亮了幸福生活的底色。
万州区甘宁镇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晏吉顺介绍,在实施“公建民营”前,甘宁镇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特困老人30余人,机构大量资产闲置,改革后,政府出资重装了养老中心,硬件环境极大改善,银杏树养老服务公司接手运营后,入住老人连年增长,目前已有90余人,增长了3倍,其中还有27位是农村社会老人。
89岁的王中田就是入住的社会老人之一。此前,王中田一直在甘宁镇黑马村居家养老,由儿子或儿媳妇照料。今年春节后,他在儿子陪伴下“考察”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很快就决定入住养老。
“条件一点都不比家里差,护理、医疗更是不在话下,来这里养老,儿子儿媳外出挣钱没了后顾之忧,我也吃得好、睡得饱、耍得开心。”王中田高兴地说,春节后,儿子儿媳就去青海做了砖匠,每个月一万多元收入。
不止于此,万州区民政部门还依托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契机,发挥专业养老服务企业的资源优势,将过去农村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自理、半自理老人混住一起的供养模式进行优化,按照“整体规划、分区安置、集中供养”的思路分类服务,并结合实际探索“互助养老”“开心养老”等特色养老,进一步提升老人幸福感。
“‘公建民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短板,让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万州区民政局副局长向东表示,农村养老事关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探索开展农村养老“公建民营”民营改革,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还深挖存量设施的服务潜力,激活了农村养老服务活力,为更多农村老人提供更优质、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数据显示,改革前,万州区农村地区32家养老服务机构共有床位847张,集中供养特困人员262人,入住率仅31%,总体管理服务水平低。改革后,32家敬老院入住老人437人,其中特困人员348人,社会老人89人,入住率达51%,增长了2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