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讲述当代军校青春励志故事,重庆这部教改短片值得关注!

华龙网

2024-08-13 20:00:32

听新闻

华龙网讯(李若澜)2023年9月,重庆教改短片《融冰》发布,单日浏览量破百次万,引发大众关注。时隔一年,主创团队再次发力,精心筹备并成功完成了又一部教改联合创作实践作品——《淬火》的制作工作。

这部由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创作的校园题材教改短片,不仅融合了军事元素,在故事内容与表达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制作过程中,更是尝试将“科研、教学和创作”打通,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实践。

据了解,《淬火》预计将于今年9月上旬在影院进行展映。

image001
教改短片《淬火》海报。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聚焦全行业题材 助力课程思政

基于对全行业题材创作能力建设的需要,创作团队以同学们熟悉的校园场景为切入点,辐射不同历史时期的行业与专业领域,谋求创作上的“最大公约数”。

《融冰》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影片主旨,以高电压相关专业的科学家题材,讲述了一名80年代的大学生在老师与同窗的鼓励下,醉心科研的故事。新片《淬火》则融入军事元素,通过两名军校大二学员淬火而生,重拾初心的故事,展现青年担当。

image003
教改短片《淬火》拍摄现场。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无论是《融冰》呈现出的科学家精神,还是《淬火》中的家国情怀,都在创作中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所有的参与者。影片所传递的精神力量,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融冰》与《淬火》制作的很多创作者都是教工党员或学生党员。于他们而言,每一次创作都是强化思想引领的契机,都是凝聚奋进力量的练兵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助推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工智能背景下,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把科研和教学成果凝结在教材《银幕建构:导演创制的艺术》(黄鹏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版)中,并通过电影短片创作实践活动,进行创作理论的检验和应用,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的闭环。去年,《融冰》以其发人深省的主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今年,《淬火》将再次通过独特的创作视角挑战观众的视觉与心灵。

image005
教改短片《淬火》拍摄中。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这一系列教改短片的推出,体现出的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革新,更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项目制教学和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中,本科生、研究生及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在实战项目中历练成长。不同专业的教师在交流合作中,不断打破课程壁垒,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课程群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也为这一系列短片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影视企业、行业专家积极参与,与师生共同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不仅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也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闻多一点>>>

参与教改短片《淬火》创作的部分校内外行业专家有:

image007
编剧、导演黄鹏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当代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委会理事。曾担任多部影视剧及话剧的编剧、导演、策划及制片工作并导演多部纪录专题作品。策划郭富城、赵丽颖、任达华等主演的院线电影《密战》,获得了2018戛纳环球中国电影展优秀展映影片。

image009
监制米家山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主要影视作品有:《不沉的地平线》(1986)、《顽主》(1988)、《袁氏遗产案》(1989)、《你没有十六岁》(1989)、《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飞魂刑警》(1992)、《带轱辘的摇篮》(1994)、《弯弯的石径》(1981)、《战地黄花》(2011)等。其中《顽主》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等六项提名奖。

image011
录音指导罗俊

曾参与《捍卫者》《少年巴比伦》《十七岁轻轻骑兵》《海洋动物》《冬》《冬去冬来》《怒吼》等数十部优秀电影作品的声音设计工作,获得第3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第11届华语青年电影论坛“年度新锐录音师”等。

image013
艺术指导梁家源

作为摄影指导与摄影师参与了《大秦帝国之崛起》《少帅》《大明风华》《大唐狄公案》《一路繁花相送》等十余部电视剧作品及《柴生芳》《无间归途》《红色马甲》等六部电影作品的拍摄。

责任编辑:徐力超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