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数百名文物工作者跋山涉水——无惧“烤”验,在重庆大地遍寻历史遗珠
2024-08-18 07:14:1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听新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实习生 汪予涵
利用早晚太阳不当头时寻访野外、先探访高海拔地区的文物点,在齐人高的野草丛里一点点寻找,学会辨认蛇虫出没的印迹……这个夏季,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相关工作的展开,全市各区县数百名文物工作者奔忙在重庆的山水之间,遍寻历史给这方土地留下的遗珠。
有人问,不可移动文物一直在那里,之前的普查也早已记录存档,还有必要这么辛苦地再查一遍吗?
8月15日,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有时代性的。随着认知的提升和对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的深入,一些老房子、老建筑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那么它们就会被认定为文物。加之这次普查细化了文物类别,将文化景观纳入普查对象,同时放宽了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建筑认定的标准,使“四普”能够发现并认定更多文物,从而更好地进行保护。
创新夏季野外作业策略
7月24日早上6点,一辆黑色小车迎着晨曦从开州博物馆驶出。车上是开州区的“四普”队员,正前往开州区九龙山镇文物点进行调查登记。
带队的开州区文旅委文物科科长张淑云说,这个夏天,他们都是早上6点上班,晚上8点收队,“每天都和太阳玩‘躲猫猫’。它正当头的时候,我们就近寻找阴凉,抓紧时间休息;它‘上下班’时,我们就抓紧寻找文物点。”
上午7点50分,张淑云一行抵达当天的第一个调查点——王家嘴石室墓。这是一个背山的文物点,因为靠近车行道,调查难度不大。
“虽然还是早上,但室外气温和车内温度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张淑云说,为避免队员中暑,开州区将普查队分为3个工作小组轮流上岗,每组作业1天后轮换,尽可能降低单个人员的户外工作频次与强度。
王家嘴石室墓的调查登记很快完成。上午8点45分,队员们又来到彭朝凰夫妇合葬墓所在地。根据原有记录,这是一处抱塘环林的土丘冢,墓前建有石质仿木牌楼碑。
从村民的后院爬上田坎,队员们沿着小路一路前行,又走过好几块水田才抵达文物点附近的池塘。“看山跑死马。”张淑云说,眼见文物点在望,可还得沿着长满猫爪刺的塘边绕上一大截。
在“四普”路上,这样的情况是常态。
为保障野外调查队队员们的身心健康,万盛经开区“四普”办加大与区气象部门对接,及时获取高温预警信息,根据反馈结果制定以“高海拔、全面普”“低海拔、遮阴处”为原则的普查计划并严格执行。
具体而言,就是高温天气下,首先在高海拔区域全面开展外业调查;在低海拔区域,根据文物位置,近期优先安排山阴处的文物选择性开展外业调查。如气温过高,则该时段停止外业调查,转入内业整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天气对普查工作进度和普查人员的影响。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各区县均结合辖区实际,创新高温野外作业策略,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保障普查队员人身安全与实地调查工作进度。
克服蛇虫带来的心理恐惧
许多文物被草木覆盖,无路可寻。
因此,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当地探访长者,寻找相关线索和资料,摸清附近可能存在的文物点和路线,然后开辟路径。
很多情况下,普查队员手持柴刀清除杂草、灌木,花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文物点的清理及数据采集工作。
茂密植被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成堆”的蚊子和密集的虫蚁,这让不少队员心生忌惮。大渡口区普查队的队员们,想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大渡口博物馆馆长李国洪说,对年轻女队员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神出鬼没的“长虫”(蛇)。
然而,肩头的责任驱使女队员们直面难题,她们选择从头到脚包裹严实“披挂上阵”。在经历短暂的适应期后,大家成功“脱敏”,一个个都训练出了过人的胆识。
截至7月下旬,大渡口区已完成30处文物复查,新发现27处线索。
明年5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
除了蛇虫鼠蚁之外,突发路况和文物点隐蔽带来的困难,也正在被普查队员们一一克服。
7月23日,巫山县普查队在前往福田镇黄家湾文物点的路上,遇到因连续暴雨天气导致的山体滑坡,大大小小的乱石挡住了普查队进山的必经之路。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几名男队员通力协作搬走了障碍物,保证了当日普查任务顺利完成。
墓葬、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大多分布在密林草丛中,大足区普查队在中敖镇长源村对徐家寨开展复查时,因植被过于茂密,无人机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起降。
为顺利对文物点进行记录,普查队员折返没有树荫庇护的公路边进行远程操纵,耗时40分钟终于完成信息采集,而此时,3名普查员的衣服早已湿透。
为啥要进行如此细致的调查?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重庆的“四普”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规范使用国家统一开发的普查系统,采取整体控制和地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准确查清全市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
按照计划,重庆将在今年底前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既定工作任务指标,2025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实地调查工作任务。
责任编辑: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