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双轮驱动 聚力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华龙网
涪陵:双轮驱动 聚力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华龙网

2024-08-19 09:53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今(19)日,华龙网记者从涪陵区获悉,该区正全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去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达1194.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48.3%。涪陵以创新促发展,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产业链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开放式创新 全行业协同提升发展质效

深耕涪陵多年的鑫源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微型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已构建起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庆市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等称号。目前,鑫源汽车在涪陵建有年产30万辆乘用车和3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基地。

创新一直伴随着鑫源汽车的发展壮大。自2016年起不断迭代研发模块,如今第五代研发模块的效率较之初代显著提升,专利积累更是突破200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

凭借创新,鑫源汽车产品已远销俄罗斯、德国、巴西、阿尔及利亚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7个月,其海外销量已经达到2023年全年的海外销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今年以来,鑫源汽车推出的全新纯电平台车型E3与E3L,凭借大容量、长续航等亮点,迅速赢得市场青睐,上市首月即售出2000余台。

“公司坚持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形成技术‘护城河’。同时以开放的态度,融合产业链上的各方资源,进行产品平台化开发,并不断迭代升级。”鑫源汽车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让祥介绍。

同时,鑫源汽车还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等前沿技术。

鑫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吕汶锦  摄
鑫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吕汶锦  摄

本土化育才 助创新链产业链扎根涪陵

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新企业刚“呱呱坠地”就不得不“疾速奔跑”。

作为涪陵新材料产业的新秀,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自2022年落户以来,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中,技术的优势功不可没,创新助推重庆卡涞快速发展。

依托母公司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成果,重庆卡涞生产的轻量化电池箱上盖等产品,不仅性能优异,还通过了汽车行业严苛的IATF16949认证,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眼下,重庆卡涞的多条生产线正满负荷工作,车间里智能机器高速运转,约3—5分钟就制造出一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上盖。今年3月以来,该公司订单量由之前的每月1.8万件增加至每月2.5万件,产品型号由之前的7个增加至9个。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重庆卡涞积极实施本土化策略,与区内龙头企业携手开展产业协同创新,同时深化与本地高校的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平台,为涪陵乃至重庆的材料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重庆卡涞公司综合部负责人瞿瑶表示,该公司将持续推进本土化育才计划,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助推重庆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吕汶锦  摄
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吕汶锦  摄

科技创新赋能,涪陵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涪陵2023年度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居全市第一,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居全市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全市第五。

涪陵区与市科技局、长寿区共建涪长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创全市跨区科技合作先例。目前,涪陵有国家火炬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聚集高新技术企业10户,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产值占全市20%;有国家级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聚集科创企业37户,发明专利超300件,持续打造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页岩气化工新材料市级重点实验室。全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量达125个,科技型企业突破2200家。

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将继续聚焦主导产业提速、创新主体提量、研发平台提质、创新人才提能、成果转化提效、科创品牌提塑等六大方面,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刘思利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