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黄柏乡激活“水经济” 农旅“融”出好风景-华龙网

万州:黄柏乡激活“水经济” 农旅“融”出好风景

2024-08-20 06:30:00 来源: 看万州 听新闻

八月,热烈灿烂,万物繁茂。

位于长江之畔的万州区黄柏乡,处处酝酿着丰收的憧憬和希冀——

十里滨江长廊建成初展秀丽容颜,稻花鱼在绿浪翻滚的稻田茁壮成长,壮硕的灵芝在山林撑开朵朵“致富伞”……

一曲农旅融合发展的“协奏曲”,回响在黄柏乡的江畔、稻田、林间,悠扬而绵长。

近年来,黄柏乡锚定打造亲水示范乡的目标,点线面发力,做好“水文章”,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充满希冀的水韵画卷正在广袤山水间铺展开来。

黄柏乡滨江公园。
黄柏乡滨江公园。

以水为笔 绘就亲水“新图景”

江风拂面,杨柳依依。

不同于白天的清净悠闲,傍晚的黄柏乡滨江公园别有一番热闹。每天,深色幕布一拉开,这里就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上演着热闹真实的人间烟火。

魏光明是这里的常客,滨江路上,基本每天都有他的身影。

“早上来,傍晚还要来,在这散散步,吹吹江风,现在我们也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碰见熟人,魏光明乐呵地说道。

虽是盛夏,但褪去白日的炎热,江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不时有飞鸟翔集江畔,碧岸连天,山、水立体景观尽收眼底,仿佛误入水墨丹青。然而在几个月前,这处江岸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坡。

“今年,我们在原有滨江长廊的基础上,又新增1.5公里,由此形成十里滨江长廊。”黄柏乡党委书记宋琴说。

黄柏乡地处万州区最东端,位于巴阳峡南岸,有绵延数十里的长江岸线和千亩水域江湾,水天一色,烟波浩渺,风景十分秀丽,被誉为“巴阳画廊·水墨黄柏”。立足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黄柏乡将目光投向发展“水经济”。

“我们锁定打造亲水旅游示范乡目标,以狮子岛为核心,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将峡江文化、古红桔文化、宗祠文化和忠义文化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滨江环湖亲水旅游示范区。”宋琴介绍。

聚焦打造亲水旅游示范乡目标,黄柏乡以水为笔,持续做优亲水文章。先后实施了库岸环境综合整治、狮子岛滨湖路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配套项目,以狮子岛为核心,建成了集滨湖路、水上栈道、彩色步道、滨江休闲公园于一体的十里滨江长廊。

同时,按照“一水融三山”布局,以点到线、拓展到面,覆盖熊家沟、七星山、冯家坝等,打造以狮子岛为核心的滨江环湖亲水旅游区。并与相关企业联合打造游艇训练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科普研学基地、休闲垂钓基地,常态化开展万达开云相亲活动、集体婚礼,提升“爱情小镇”的知名度。随着这些景点不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黄柏乡的亲水旅游小环线格局基本形成。

研学游火热“出圈”。
研学游火热“出圈”。

以水兴旅 激活融合“新动能”

绿浪翻滚,蝉鸣阵阵。

黄柏乡金山村林下中草药科普研学基地药香四溢,漫山中药材绿意浓浓,长势喜人。

“现在我们不只卖货,卖‘风景’才是我们的重头戏。”金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冯波穿梭林间,一边查看中草药的长势,一边说道。

冯波口中的“卖风景”,指的是研学游。滨江环湖休闲旅游区打造起来,在为黄柏乡带来人气、商气的同时,也为金山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今年初,金山村把村里的林下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打造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但基地的“主业”不是销售食用菌,而是打造研学课堂。

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研学课堂。
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研学课堂。

今年春天,基地种植的赤松茸进入盛产期后,金山村便与研学机构合作,将基地与滨江长廊结合起来,作为研学场地。短短一个多月,就有近500名娃娃前来采摘、研学。

紧接着,金山村又乘胜追击,决定将林下单一品种食用菌种植发展为林下食用菌和中草药种植,打造林下中草药科普研学基地,并种植淫羊藿、百部、黄精、灵芝、赤松茸等中药材和食用菌,共12亩。

“我们跟研学机构签订合作,村里每年收取30%的利润分红,村民不仅能将农副产品变成钱,还获得务工收入,一次研学,村里大约要增收15000元。”冯波算了一笔账。

一花开引得百花艳。这次小试牛刀喜获成功,为黄柏乡拓展研学游注入了新活力。现在,黄柏乡的研学游已经从林下延伸到了稻田、竹林、桔林、江畔,孩子们可以在竹林基地做竹筒饭,在稻渔种养基地摸鱼割稻谷,在红桔林采摘桔子……

研学游火热“出圈”,黄柏乡以“亲水”为纽带,农旅融合的链条还在进一步延伸。

年产值上千万的竹制品加工厂落户滨江长廊沿线,这段时间正在进行场平及厂房施工,预计9月份实现投产。

位于三坪村的3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即将迎来丰收,基地配套“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科普教育、露营烧烤”特色游玩项目,不仅美了风景,还富了口袋。

沙田村的小福村原浆酒文化产业园,立足“酒+文化+旅游”思路,正逐步配套完善酒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等休闲设施,实现酒旅融合、以旅促商……

随着这些项目、企业的“入局”,农旅融合的场景在黄柏乡遍地开花。

青山为伴,绿水相依。
青山为伴,绿水相依。

以水富民 催生共富“新经济”

青山为伴,绿水相依。

走进黄柏乡三坪村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只见一口口大小不一的鱼塘整齐排列,波光粼粼,一条条肥美的鱼儿浮出水面觅食。

“鱼儿长得好,今年又是一个大收成。”说这话的,正是鱼儿们的“主人”冯地云。

2009年,在外从事多年武术教练的他,怀着满腔热情回到家乡,发展鱼塘30亩,开启了淡水鱼养殖之路。

产业发展很快步入正轨,但冯地云没有安于现状,眼看滨江环湖休闲旅游区打造火热,他又看到了机会,在基地发展休闲垂钓、开办农家乐、成立腌鱼加工坊,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游客在滨江长廊游玩后,可以到我这垂钓,吃美味功夫鱼,买特色腌鱼,一年下来,毛收入有80多万元,我算是换个赛道实现了‘功夫梦’。”冯地云笑着说道。

尝到发展甜头的不止冯地云。今年72岁的熊国祥,家住滨江长廊沿线,每年春秋季,这里常常人流如织,熊国祥从中嗅到了商机。

“向游客出租烧烤架、桌椅,有一笔收入,此外,游客到我家吃农家菜,购买农产品,也有收入,加一起,一年有2万多元。”熊国祥说。

熊国祥在家“上班”,其妻子则在狮子岛上做保洁员,老两口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

“活了大半辈子,在家门口挣钱,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说到现在的变化,熊国祥感慨万千。

对此,黄柏乡场镇水墨江村家常菜馆的负责人魏太国深有感触。前不久,魏太国参加黄柏乡组织开展的烹饪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将培训中学习到的以红桔为主要原料的创意菜品“搬”到店里,没想到一下就成为了店里的增收密码。

“国璋举子鸡、野蒜拌桔皮丝、桔叶川香鸡,这些特色菜品很受青睐,很多游客慕名前来,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送出的盒饭就有近100份。”魏太国笑着说道。

风光变现,山水生金。

现在,黄柏乡滨江长廊沿线已集聚起民宿、农家乐10余家,每年吸引游客17万人,带动经济增收500余万元。

如今,驻足黄柏江畔,巴阳峡惊涛骇浪、浪打石壁的场景变成了过去式,“高峡出平湖”的风光豁然展现。以水为媒,以水延伸的风景,正承载起这片土地上更多人的“振兴梦”。

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星

责任编辑: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