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华龙网
“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

潮新闻

2024-08-19 18:25
听新闻

编者按:2024年过半,近日,有媒体发布了半年热词。这些流行语刻录着人们的生活印记和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透过这些关键词,我们拆解年轻人的“玩梗”,也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

布洛芬,一种常用于缓解生理疼痛的药物。但当情绪低落时,心理疼痛又该如何治疗?不少年轻人选择通过观看剧综片段或网络内容,缓解心里疼痛,获得心理舒缓。这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服用的情绪处方药——“电子布洛芬”。

“每次收到等待许久的包裹,我都能开心很久,就像不舒服时吃了布洛芬一样的有效。”Chiikawa爱好者小鱼(化名)如是说。

“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
Chiikawa周边 图源:受访者

治疗焦虑的缓冲剂

去年,一部名为《Chiikawa》的动漫因其可爱的画风,治愈的故事内容,红遍网络,但真正点燃年轻人情绪的是动画世界里“寻找幸福”的世界观。以现实生活为内核,让观众们联想到了现实世界中不停工作、学习的种种现状与困境,进而产生强烈共鸣,角色的生活更是映射出年轻人当下的生存状态。因此,这部动漫一度成为年轻人情绪寄托的新宠,甚至被不少年轻人奉为“电子布洛芬”。

“90后”小鱼说,工作一天回家,只要刷到动漫里的角色们,在有些艰辛的生活中,依旧能找到快乐,“就像网上说的,感觉破破烂烂的世界被他们缝缝补补,给治愈了。”

不可否认,年轻人在Chiikawa的角色身上倾注感情,甚至会被角色之间的友情感动。

而这样的治愈也从线上走到线下,可爱的动漫角色周边顺势而生。不少年轻人通过找代购、排队、线下预约等各种方法,只为买到一个限量款公仔。

今年3月份,Chiikawa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场快闪店活动。据媒体此前报道,首日10小时销售额268万元,开业20天销售额达2000万元。短时间内的高销售额,反映出这个IP不容忽视的受欢迎程度。

“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
羊羊家里的周边墙 图源:受访者

除了Chiikawa,Jellycat、森贝儿、黄油小熊、线条小狗亦或者是各省博物馆层出不穷的文创产品,都在成为年轻人的“情绪投影仪”,以不同方式,让年轻人在生活与工作间隙得到情绪“按摩”。

在小鱼家里,Chiikawa周边毛绒玩具并不是她的唯一收藏。“我觉得他们都好可爱,看到他们心情就会特别好。”每天下班后,小鱼都会花一点时间,在各种平台上冲浪,跟进最近喜欢IP的最新款周边,“买的时候我就想,我上班上这么累,赚钱买点可爱的东西还不行吗?”

“95后”羊羊(化名)家里除了毛绒玩具,连餐具都是Chiikawa。作为“多坑爱好者”,除了看番和购买周边,羊羊也会经常参加线下活动。“今年就飞了7趟日本了,有时间我就会去动漫联动的一些咖啡厅和一些展。”

“很多时候他们的现实联动会让人感觉,自己喜欢的角色是真的存在的。”羊羊从小就与二次元结缘,因为父母几乎不在身边,动漫对她而言更像相互陪伴的“伙伴”。“就像是小猫一样,看到就觉得很快乐开心,也很治愈。”

“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
羊羊在线下参加活动 图源:受访者

但“电子药”也有三分毒

提到喜爱二次元文化的原因,羊羊和小鱼都说,有故事情节和性格加持的角色,尤其他们之间的感情真挚而美好,是吸引她们“入坑”的主要因素。但除此之外,多位采访者都表示,嗑“电子布洛芬”,不仅仅是在“治愈情绪”,也会满足社交上的需求。

通过动漫,羊羊也遇到了很多“同道中人”,动漫从二次元跨越三次元,为她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空间。“很多时候不只聊娃娃或者是二次元领域的话题,也会聊生活中的困惑,或者分享有趣的事情。”

蛋鸭(化名)就是通过Chiikawa代购群与羊羊结识,她告诉记者,在沉迷Chiikawa期间,她最喜欢乌萨奇的表情包,“有时候看到对面发来Chiikawa的表情,我就知道,我们是‘同好’。”

“除了一起线上聊天,我们也会在线下‘面基’。”蛋鸭觉得,共同爱好为在相同社群的参与者提供了信任的基石,他们会在相同爱好的基础上搭建“朋友圈”,成为一同“线上买买买,线下冲冲冲”的小伙伴。“这也让很多‘i人’通过网络或这样的圈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朋友。”

“电子布洛芬”,用“二次元”治愈坏情绪
Chiikawa角色之一“栗子头”的周边 图源:受访者

除了缓解情绪、增加社交的属性,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对于一部分年轻人而言,二次元文化也像是童年“补偿药”。当他们成为可以“做主”的大人后,治愈童年,成了很多年轻人与自己和解的出口,而“电子布洛芬”就成为了童年“补偿药”的一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凌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电子布洛芬”热潮的背后,不仅是年轻人对心理健康的追求,更是对现代生活压力的无声抗议。这些数字文化产品通过打造深入人心的情感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年轻人缓解压力、寻找自我价值,并填补因缺乏实际社交而在情感层面产生的空缺。

凌宇也表示,在追求工作成就的同时,家长和教育者应关注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引导他们建立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避免过度依赖虚拟世界解决问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俊巍也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表示,虚拟情绪商品的走俏,反映出年轻人在主动寻求情感支持,这提示我们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建设更全面、更真实的人际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建立更加自信平和、从容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电子布洛芬”通过打造深入人心的情感连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补偿心态、以及缓解压力的需求,可以说“电子布洛芬”是年轻人出于对精神内耗实施的一种“自救”,同时也刻画出年轻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是药三分毒,“电子布洛芬”,也要“适量服用”。

记者 于瓅 李沐子

责任编辑:陈丹丹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