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谣高手”刘冬冬:“网感”十足的70后,花式守护网络清朗-华龙网

“打谣高手”刘冬冬:“网感”十足的70后,花式守护网络清朗

2024-08-21 10:12:4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蒲东辉 段婷)“冬冬哥!快来看这条视频,今早好多微信群都在传。”

“这是去年外地的一条视频,被别有用心之人改头换面,硬说成是重庆最近才发生的新鲜事。”这位叫“冬冬哥”的民警一眼便看出了猫腻,随后的调查更是证实了“冬冬哥”的判断。

“冬冬哥,666啊!”面对同事们的由衷赞叹,男子摆手一笑,从容而自信。这位被亲切称为“冬冬哥”的男子,是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一支队的民警刘冬冬,作为资深的“打谣高手”、舆情应对专家,他的这份从容自信来源于他十余年在网安战线的默默深耕。

HUA00080
工作中的刘冬冬。卢波 摄

从实到虚的经历

成为网络空间里的谣言“粉碎机”

“不会写材料的摄影师不是好网警!”刘冬冬化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经历。从警23年,刘冬冬先后干过特警,巡警,政工民警,最后成为了一名网警。用他的话说就是“特警处突排险,竭力守护着社会秩序;政工民警,能文(写材料)能武(摄影)塑造民警内外整体形象;网警全面守护网络安全”。从事网警11年,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刘冬冬整日面对电脑,潜心钻研网络技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谣言的“打谣高手”。

“网络谣言是为害甚广的社会‘毒瘤’,轻则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重则造成社会恐慌,危害国家安全,”刘冬冬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国网民已达10.92亿,各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一些网络谣言更是隐藏其中,真真假假实难分辨,让很多网民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人牵着走,成为了不法流量的炮灰。一个谣言不及时澄清,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社会的恐慌。如何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找到造谣源头,理清事情脉络,还原事实真相,成了刘冬冬工作的日常,而辟谣也成了家常便饭。

HUA00040
和同事分析网络谣言。卢波 摄

在今年刚刚开展的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中,重庆各区县警方积极响应,通过增加见警率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本来提升见警率是营造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但一些为博取流量的网民,却将民警集中巡查车辆和巡逻盘查的画面,描述为“某地发生凶杀案”“警方在抓捕杀人犯”等谣言信息进行恶意传播,引发社会恐慌。

发现相关谣言信息后,刘冬冬和同事快速反应,及时联系辖区网安部门予以核查,在排除案件可能性后快速指导属地网安民警做好谣言查处系列工作:快速发布辟谣信息、权威还原事实真相、依法惩治造谣生事者。一系列规范辟谣的流程背后,正是刘冬冬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维护着网络空间的安全、守护着互联网秩序的清朗。

据统计,今年以来,刘冬冬带领团队共计发现谣言线索 150余条,通过发布警情通报等方式进行公开辟谣257篇次,依法打击处理造谣网民90余人。

从0到1的突破

组建“重庆网警”矩阵畅通辟谣渠道

“如今,‘重庆网警’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均设有账号,各板块均有即时发布的辟谣信息,我们不少辟谣帖文阅读量还相当高哦!”说到自己的责任田,刘冬冬侃侃而谈。然而,刚加入网警队伍时,刘冬冬记得社交软件平台还只有 QQ、微博和微信,彼时辟谣发声渠道十分有限。

2017 年,沙坪坝区一名驾车男子与一名邮政快递女员工因交通事故发生纠纷,男子泄愤式暴力推倒女快递员后,不断用脚踩踏女子身体。一时间豪车男暴力殴打女快递员的视频在微信群疯传开来。更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添油加醋,肆意编造各种谣言,让事态愈演愈烈。舆情就是警情,通过与辖区警方密切配合,刘冬冬和同事在3小时内便锁定了肇事男子并将其成功抓获。很快,一段警方抓捕肇事嫌疑人的短视频就开始在微博、微信群等各大平台高效传播,网民拍手称快的同时网络热度也快速降温。“抓捕视频是我安排拍摄发布的”这一次的成功让刘冬冬体会到,随着互联网的愈发复杂,风险与挑战也在不断升级,唯有顺应网络发展、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时发声,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8月14日(1)
指导辅警开展工作。卢波 摄

在他的操持下,“重庆网警”顺应时代而生,先后入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B站等9个平台,构建起媒体矩阵,为警方与群众的网络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为了让“重庆网警”更好地服务群众,刘冬冬与战友们不分昼夜地运维账号,全力开展网络辟谣、预防网络通讯诈骗、弘扬网络正能量等工作,各平台累计发布帖文内容5万余篇,多篇高质量帖文获“10万+”阅读。

如今,“重庆网警”已成为重庆警方的一张亮丽名片,微博排名长期位居全国网警微博榜前十名,先后荣获“2021 年腾讯最佳辟谣合作伙伴”“全国十大网警微博”“2023 年十佳网警”等荣誉称号。

关爱未成年

以“青少年”为切口创新辟谣形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远大于传统媒体,如何引导青少年群体文明安全上网,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难题。

今年8月初,重庆黔江一未成年人在家无聊,为博眼球用手机拍摄客厅晃动的视频发布网络,造谣称黔江发生5.2级地震引发网友热议。刘冬冬关注到后及时进行了辟谣。这类未成年人在网络发布谣言的情况,刘冬冬已记不清处理过多少起,但每一次他都要“苦口婆心”对涉事未成年进行耐心地教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弱,又乐于表达、表现欲强,往往成为许多谣言的‘始作俑者’,我们对此也是深感担忧。”刘冬冬说道。

微信图片_20240821084247
给群众做网络安全宣传。王羽 摄

为了让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刘冬冬主动前置宣传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网警进校园”“网警小课堂”“学在当夏,暑护网络安全”等活动,从网络里的辟谣转入对网络外的宣传教育。

通过网警线下活动,刘冬冬走进青少年群体中,以案例讲座、普法宣传等形式向师生普及网络法规、防骗知识、谣言识别等内容,为进一步扩大活动辐射人群、传播效果,他还推动全市网安部门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文明的上网行为。

不仅如此,刘冬冬还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充分运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动漫等新颖形式做好内容呈现,将“网警小课堂”搬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先后推出“微信支付如何确保支付安全”等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有益的短视频,受到青少年广泛欢迎。

据悉,近年来,“网警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全市800余所中小学校,覆盖全市青少年30余万人次,已成为重庆网警独具特色的亮点品牌,起到了良好的宣教效果。

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从线下走到了网上,刘冬冬默默耕耘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以键盘为“枪”,鼠标为“盾”,守护着网络安全。同时他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扩宽宣传形式,为打造清朗互联网世界无怨无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