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构邓小平理论贡献学术力量——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回忆-华龙网
为建构邓小平理论贡献学术力量——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回忆

华龙网

2024-08-21 11:02
听新闻

2024年8月20日于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

1

今天,我们聚集于75年前西南局夏季办公地旧址,参观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瞻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旧居。因为再过两天就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邓小平主政西南局工作75周年。这是一段非凡的历史,是我们重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是我们重庆史学者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重庆市委、市政府,北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块宝贵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去年以来,重庆市启动了中共中央西南局旧址保护利用工程,包括整修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旧居,改陈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

看了这个展览,很亲切,看到20年前我们搜集的邓小平文稿大量进入展览之中,很欣慰。这个展览,一是旧房改造,房舍利用好,二是精彩纷呈,内容设计好,三是革命文物,研学配套好,四是红色+绿色,有机结合得好。这是对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研究、文物保护的新担当和新作为。

4年来,我们重庆史研究会的学者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光荣。因为这对于我们贯彻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2

2007年2月13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召开。

我们之所以能够参与其中,做好这项工作,主要得益于多年重庆史研究会专家学者们对邓小平、刘伯承、西南局的扎实研究。

这几天,我又重读了一遍《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再一次感受到开国年代的勃勃生机,也对我们20年前编纂这部文集负责的辛勤劳动倍感欣慰。

2003年,我到市委宣传部工作,同时兼任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开始着手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

为什么要编纂这部文集呢?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担负解放西南、经略西南的重任。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势如破竹地迅速解放了西南全境,为解放初期西南地区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全区实施“一五”计划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西南地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他还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为实现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西南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科学分析执政环境,求实升华执政理念,不断探索执政途径,切实打牢执政基础,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开创了西南地区稳定发展的新局面。他所积累和创造的成功的经验,多次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更为党从实践上到理论上最终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伟大转变,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1952年7月,邓小平奉调进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此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坐镇重庆,主政大西南是邓小平辉煌人生的重要篇章,是他走上中央领导岗位的伟大起点。

为此,从2003年开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决定联合编辑出版《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重庆市委高度重视《文集》的编辑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会、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从资料征集、史料鉴别、文稿编辑、注释编写、审稿定稿,两家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精心指导、督促检查、严格把关。编辑组全体同志把《文集》的编辑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做好有关工作。

3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重庆专班部分同志合影

我们是怎么编纂这部文集的呢?

编选具体工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和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承担,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投入这项工作。

编辑工作从2003年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重庆市委专门听取汇报部署工作,从资料收集、版本鉴别、文稿编辑、注释编写,到审核定稿,两方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精心指导、督促检查、严格把关。

我们编辑工作专班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征集文献

邓小平在西南工作时期留下了大量文稿,有一部分收录在已经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军事文集》中,但大部分尚未公开发表。除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多年搜集有部分文献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稿需要向有关部门、省区和部队征集。工作专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本着“有关省区全面征集、重要文稿一篇不漏”的原则,先后到中央档案馆、中央军委档案馆和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地,通过查阅档案,走访座谈等方式,共征集到邓小平在西南工作时期留下的300多篇文稿,600多份电报(包括联名),为《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编辑出版奠定了扎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二)严格编纂原则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邓小平从西南工作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毛泽东思想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和作出的重要决策,反映他的实践经验和品格风范,我们根据总体要求确定的编纂原则主要是:入编篇目的选定,要重点考虑思想性、政策性、全面性和史料价值。

经过从数百份文稿中精挑细选,《文集》最终收入邓小平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关于西南工作的文章、报告、讲话、电报、批示、书信、题词等文稿140篇,其中手稿86件,注释作了725条,全书近40万字.除7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一卷)、19篇选自《邓小平军事文集》(第二卷)外,114篇是首次公开发表,占全部篇目的81%。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

4

2007年2月13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召开

(三)精心编辑整理

鉴于《文集》严肃的政治性,高度的思想性、严格的规范性,我们对编辑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工作专班根据确定的原则,逐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编辑整理工作。

——对手稿和公开发表过的文稿保持原貌,只做必要的史实、文字、标点的订正;

——对讲话和发言的记录稿,在保留观点、保留原意、保留语言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文字整理;

——文稿原有标题基本保留,重新拟定的标题,力求准确、简练,观点鲜明,有的文稿标题反复斟酌才确定下来;

——文中注释以公开出版的文献著作注释作为权威版本依据和基础。但同时又不拘于这些版本的注释,对有的注释又作了新的补充和修订。确实需要新注的则尽可能使用权威资料,注释体例统一为首注和篇末注,题注为脚下注,每篇均注有文稿出处的刊印说明。

工作专班全体同志把编辑《文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三年来,多次往返于北京和重庆之间,集体攻关,共同研究解决编辑中的疑难问题。对文稿的整理,下的功夫最大,反复琢磨、推敲,字斟句酌,力求出精品。先后十易其稿。最后,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等领导同志三遍审阅了书稿,对注释也作了多遍审校。

5

杨胜群在《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到2006年10月,专班终于完成了《文集》的编辑工作。我们报请市委批准,再报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会审定通过,2007年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共同出版。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是继《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之后,从地方工作方面汇集的一部反映邓小平重要生平和思想的一部专题文集。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生平、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西南地区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宝贵资料,对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西南地方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也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提供了执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成果。

6

2007年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联合举行《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布赫等出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中央国家机关、军队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曾经在西南地区战斗、工作过的阴法唐、李梦华等老同志;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和子女亲属代表,在西南地区工作过的老同志和亲属代表;在京和重庆市有关新闻单位参加了座谈会。

12

周勇在《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会上,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周勇代表《文集》工作专班汇报了三年来的编纂工作,介绍了《文集》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畅谈了学习《文集》的主要体会。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原书记阴法唐、《重庆日报》原总编辑雷勃代表曾在西南地区工作过的老同志,回忆了当年在西南地区战斗、工作时,聆听小平同志教诲,耳闻目睹小平同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工作的情景。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在发言中,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主政大西南期间,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西南地区的实际紧密结合,把老解放区的成熟经验同西南地区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革命经验,领导7000万西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社会改造、经济恢复等工作,建立了不朽功勋,谱写了他辉煌人生的灿烂篇章。

7

雷勃在《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8

阴法唐在《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9

何事忠在《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随后,中共重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 为《汲取历史经验 推进伟大事业——学习<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体会》的文章,重庆市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通知》。

在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三年中,我们运用这批宝贵的资料,深入研究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生平的思想,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和《邓小平与大西南》学术讨论会;组织撰写了《论邓小平主政西南的历史经验》系列理论文章;在《党的文献》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初步探索》《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执政思想论析》等学术论文;拍摄了6集电视文献纪录片《主政大西南》,举办了《邓小平与重庆》大型图片展。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这批史料,撰写并出版了《邓小平在西南的理论与实践 : 1949~1952》《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历史经验》等著作。

10

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重庆市委领导同志接见《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工作专班全体同志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的时候,认真审视20年前我们开始的《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编纂工作,可以欣慰地看到,这是重庆历史学界为建构邓小平理论、研究西南局历史而贡献的一份学术力量。如今,这部著作经受住了历史、时间和人民的检验,仍然放射着真理的光芒,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以此向邓小平同志致敬!

同时,这也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11

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出席《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出版座谈会部分同志

责任编辑:陈发源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最新评论
我来说两句...... 发送
查看全部评论 >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