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 深化“1461”模式 万安街道宝坪村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2024-08-28 08:55:37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姜连贵 郑晓 王景行 实习生 肖小龙)8月27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作物种子站站长阮秀琼的带领下,重庆市和美乡村主题宣传活动采风组来到万安街道的宝坪村,了解当地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所做出的艰辛探索,感受当地和美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采风组一行人驱车从石柱县城出发,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向着宝坪村前进,历经半个多小时的“磨炼”终于来到了宝坪村的高山稻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意盎然,在八月的烈日骄阳下,田中的水稻却并没有倦意,反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饱满的谷穗是它们“骄傲”的资本。
宝坪村水稻梯田全貌。宝坪村 供图
建强“一”个支部 推动产业发展
入秋以来,丰收在望。在连片集中的水稻种植基地,金灿灿的谷穗压弯了稻杆……
上午十点,宝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建玲头顶着太阳,额头上冒着大颗的汗珠在田坝上向采风组一行人介绍村里水稻的种植情况,“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和群众一起劳动,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马建玲作为石柱县人大代表、宝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心里有党,眼里有人民,手里抓实干,多次获得重庆市级荣誉称号。
为了推动当地高山水稻产业的发展,马建玲和群众同吃同住,奋斗在农业的第一线。在她的带领下,宝坪村群众劳作的热情高涨。今年以来,宝坪村因地制宜发展水稻产业1000余亩,其中村集体有300余亩;全村种植辣椒600余亩,其中村集体有400余亩;全村种植高山洋芋500余亩、各类瓜果蔬菜1000余亩。
马建玲在田间考察稻米长势。宝坪村 供图
以“四变”为抓手 为农产品发展提升附加值
在宝坪村强村公司的稻米加工厂里,机器正轰隆隆的运转着,白花花的大米被自动化的机器装袋封闭,正准备由外售车辆运往外地销售。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宝坪村由于外出务工和进城创业人员较多,在家剩余劳动力不足,全村4200余亩耕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万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村“两委”在深入实地调研基础上,反复论证,决定将水稻这一传统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加强发展,极力向特色产业要效益。
在调动农户积极性平整土地,改造稻田的基础上,宝坪村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高海拔的气候优势和优质的水源条件,培育出了特色优质大米“东流水大米”。宝坪村还成立了村集体实体企业“重庆市万虹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了农产品商标,打造了稻米从种植到出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当地特色IP“万秾森”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万秾森”稻米加工厂。肖小龙 摄
“六统一”为保障 促进融合发展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宝坪村以“统一土地开荒、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群众投劳、统一订单收购、统一集中分红”的“六统一”为保障,成功摘下了当地“后进村”的帽子。
马建玲书记告诉记者,村里开创性的推出了农业积分制度,依据农户一年的劳作量来“记工分”,年底集中统一分红,到目前为止,宝坪村依据当地产业收益可带动农户户均增收0.5万元,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
“万秾森”农产品展销服务中心 宝坪村 供图
“一”间食堂 探索互助养老模式
中午的互助食堂里坐满了该村的留守老人,他们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桌子上吃的这些菜啊,全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几位老人骄傲地向记者说道。宝坪村时刻不忘群众,将对留守老人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万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胜东说,“宝坪村为提高村中留守老人幸福生活指数,建起了互助食堂,为独居老人、特困人员和集中务工群众提供中晚餐,还新建互助养老院,完善各类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宝坪村共享食堂 肖小龙 摄
宝坪村的“1461”发展模式,带领当地村民砥砺前行,做好高山产业,搞好绿色经济,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陈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