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 陈攀)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产业之盛、科研之精——在重庆市北碚区,绿色发展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正徐徐展开,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与城市繁荣交相辉映的绚丽图景。
今(28)日,“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聚焦北碚。发布会上,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王俊表示,当前,北碚区正聚焦生态田园都市区、人文科教创新城,做好生态人文、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城乡融合“四篇文章”,奋力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中打造北碚样板。
在北碚,每一处绿色都蕴含着勃勃生机,每一次转型发展都预示着无限际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丰富文化底蕴,北碚正以绿色发展为笔,书写新时代华章。
城乡融合 共绘振兴新画卷
柳荫镇东升村的竹编、柳编技艺精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静观镇蜡梅飘香,万亩蜡梅产业带不仅美化了乡村,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当前,北碚区正着力打造高品质城乡融合典范,推动乡村与城市并肩前行,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北碚区培育壮大了蜡梅、魔芋、粮油等农业全产业链,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夏日炎炎,北碚区的偏岩古镇成了市民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今年5月,修缮一新的偏岩古镇开门迎客,30万游客慕名而来。历时8个月保护性修缮、全业态升级,老街原有的文物古迹、特色民居建筑、古树名木,均以“保护性修缮”的方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从7月初开展的第十二届金刀峡镇消夏避暑美食季活动,更是将文创夜市、亲子运动、坝坝茶馆等系列活动安排在竹溪河中举行。
市民游客往往驱车来此,坐在古镇的茶馆,一边看非遗,一边品香茶,感受古朴小镇和现代文旅的交融;或划船溯河而上,在水中纵情泼水、打水仗,河床变身成为了市民消暑纳凉的游乐场。
偏岩古镇是北碚城乡“携手”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北碚立足中心城区建设,综合考虑功能布局、发展、民生需求、生态景观等因素,以城市更新行动和特色街区、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与此同时,北碚区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供水供电“户户通”、5G网络全覆盖,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推进,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北碚发展的靓丽名片。
人文交融 厚植“百馆”新底蕴
从千古名篇《夜雨寄北》的情愫思绪,到卢作孚、梁漱溟等先贤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从抗战时期三千名流汇聚的辉煌历史,到现代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时间在北碚留下的,是几乎渗透进每一寸土壤的文化底蕴。
一座处处皆是博物馆的北碚,值得你的期待。如今,北碚拥有卢作孚纪念馆、雅舍、西部科学院旧址等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104处,已建成开放文博场馆近100处。你可以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仰望恐龙化石、在“老舍旧居”细品《四世同堂》、在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追寻“三千名流”的足迹……
据了解,北碚区当前正大力实施“百馆之城”建设,为市民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展陈内容更加丰富、文化场馆更加智慧、文博体验更加多元……北碚区建设“百馆之城”愿景便是如此。
如今,北碚区王朴烈士纪念馆、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相继完成提档升级;当地还率先建成全国首个较为完整的区县数字文化馆,通过微信小程序便能“逛展馆、听讲解、购文创、查档案”。
此外,北碚区还与复旦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签订馆校合作协议,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而各大博物馆也点缀在北碚区的美学漫步之旅、童年回归之旅等八大旅游线路中,让逛博物馆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城景融合 开启文旅新篇章
上午北碚吃火锅,下午西安吃泡馍……未来,从北碚乘高铁出发,三小抵达西安,未来的北碚,将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加方便、舒心、美好的生活。
当前,北碚区正加快建设渝西高铁北碚南站等基础设施,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交通枢纽,推进卢作孚纪念展陈群落、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更新项目,用便捷、宜居、智慧的标准打造一个春可赏花、夏能消暑、秋可采摘、冬可泡泉的北碚城市。
北碚正努力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的“首选项”——一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地方。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一方面,北碚区依据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实施有机更新;另一方面,为城市留住根脉、留存记忆、留下“老味道”。
“十四五”期间,北碚计划投资约5亿元,重点推进了68个小区、1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7个城中村建设和10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南京路片区、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新北温泉公园、白鱼石公园接连修缮一新,实现了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双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碚区将持续推动全域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一位市民,每一个游客,都翘首期盼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诞生。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