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史研究会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闻宣传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主政大西南期间,邓小平不仅对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西南《新华日报》及其他新闻媒体给予了许多有益指导和亲切关怀,而且将自己有关新闻工作的理论思考形成正式文稿(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一、指导西南《新华日报》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西南《新华日报》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创刊。西南《新华日报》创办以后,邓小平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细心指导。
据中共西南局宣传部部长张子意回忆:“邓小平同志天天都看《新华日报》。”除了读报,邓小平也经常为《新华日报》审阅修改重要言论和记者稿件,还不时亲自写稿。比如,针对1951年5月各党政机关在大专院校抽调学生的乱象,邓小平仔细审阅了《新华日报》起草的社论,反复推敲,把原拟的社论题目《乱招乱调的混乱现象必须坚决克服》,改成《是结束学校教育工作中混乱现象的时候了》,既没有完全否定过去抽调学生的做法,又提醒大家,再不停止乱抽乱调,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人才的培养。社论标题的改动,从思想上看是高屋建瓴,从艺术上看是画龙点睛,既解除了一些单位领导同志的思想顾虑,又得到了高等院校教师的拥护。1950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邓小平应新华日报社之请,写了《开国一年在西南》一文。邓小平在文中不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一年来,西南地区在剿匪、城市接管工作、公粮完成情况和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指出了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财政收支不平衡、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和民族问题等。195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邓小平为《新华日报》撰写了《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的血流在一起,凝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系,正是这种血肉的联系,赋予中国革命以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取得了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利。”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和带头示范下,先后不少领导干部为报刊写稿,加强了领导与报刊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新华日报》的权威,“(很多干部群众)看到报纸讲什么就要照着去做”。
二、关怀其他新闻媒体
邓小平对后来创办的中共川东区党委机关报《川东报》、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以及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也十分关注。
1950年6月3日,邓小平为西南公安部创办的《西南公安通讯》题词:“加强隐蔽斗争,肃清匪特,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但需要我们公安工作同志的机智和有办法,更重要的还在于依靠群众和掌握政策。”
1950年7月14日,邓小平为西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编印的《机要工作》创刊号题词:"今天的环境比过去更为复杂,保护我们的机密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重要。革命的胜利,很容易产生麻痹和疏忽,这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故应引起一切负责同志和机要干部的警惕。
1950年9月8日,川东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战斗与工作》报创刊一周年,邓小平为之题下:“兢兢业业,戒骄戒躁,我们的光荣是永远的。”
1950年11月30日,邓小平为《重庆工商》创刊题词:“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1951年5月1日,《川东报》创刊,邓小平题词:“报纸要做到真正成为加强领导和联系群众的工具。”
1951年5月,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一周年,邓小平题词:“人民的广播事业,是传播政策、教育人民同敌人斗争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一年来,在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们是尽到责任的,希望继续努力,为更高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而努力。”
1951年7月,他为西南妇女联合会主编的刊物《西南妇女》创刊号题词:“认真贯彻男女一起发动的方针!”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邓小平为其题写报头,并欣然题词:“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三、阐述新闻工作理论:《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和《各级党委都要重视宣传工作》
1950年5月16日,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正式报告和文稿。这篇不足四千字的简短报告是邓小平结合西南区新闻工作现状与革命战争年代的报刊宣传工作实践,形成的一篇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是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奠基之作。
报告开篇第一句“拿笔杆(办报纸)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确立了这篇报告的核心思想,也谋定了此后一段时间西南区新闻宣传的工作思路。在刚解放不久的西南区,各级党政部门的骨干主要来自军队,长期拿“枪杆子”,不熟悉“笔杆子”,对新闻工作也不大关心。为了让各级党政领导同志能够了解和重视新闻工作,逐步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不善于运用报纸和领导报纸的问题。邓小平就用这种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独特优势:“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
1951年1月18日,在西南区宣传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又发表了《各级党委都要重视宣传工作》的讲话。“宣传工作就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粮草”,“我们不宣传,敌人就要宣传”,就是他在这次会议作出的著名论断。这一著名论断,反映了主政西南的邓小平在探索执政规律过程中,把党的宣传工作作为“粮草”,提高到了执政保证的地位加以重视和运用。
作者:重庆史研究会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蔡斐
参与评论积分 龙珠商城兑好礼
打开华龙网查看全部评论 >